山乃是夷人所在,自互市開始後與夷人關係日益相好,東面有上庸三縣為防,唯獨在這艱險的陰平小道上毫無戒備,不知諸位有何計教某?”
陳林一說完,賈詡知道陳林只是想將漢中郡保護好,但是賈詡卻想著如何才能讓日後陳林以漢中郡佔領各方面的優勢,想的更多是進攻而不是防守。陰平距離南鄭好說歹說也有一兩日的路程,賈詡又想起陳林下令在陽平設縣的事情,於是說:“主公,不若效仿陽平之舉,在陰平設一縣,如今漢中郡每月都有數百外地百姓來投,不若將此些人安排到陰平定居,日久變成一縣之地。”
賈詡剛說完,閻圃就搖頭反對:“不可不可,陰平之地貧瘠不足以養民,外地百姓初來我漢中郡乃是因為嚮往漢中景象,若是將他們安置在此等惡劣的地面,不免使其寒心,不利於使其歸心啊,賈大人此舉不可不可。”
賈詡說在陰平設縣讓陳林頗為意動,但是閻圃所說卻也不是沒有道理,一時間賈詡與閻圃二人各持己見,陳林也拿不定主意,只好宣佈此事再議。這一日陳林閒著無事,又在想陰平的事情,心煩不已,於是對黃燕說:“黃燕,走,出門走走去。”帶著幾員護衛就出府門去,四處看看。只見街上人人笑臉盈盈,陳林心情略好,不知覺就走出了城門,往鄉間農田走去。此時正是新一年種糧前的重要時間,不少百姓都在田地中忙碌,廣垠無邊的田野上隨處可見畢嵐師徒所作的翻車一排排分佈在水邊兩側,不停的將水翻上水渠,滾滾流向遠處的農田,年幼的孩提在田間追逐戲耍,好一番田園風光。
陳林笑著對黃燕說:“黃燕,如此景象,就算在此當一農人也不錯啊。”黃燕呵呵笑:“大少爺,別人當得悠閒的農人只是因為有大少爺在守護,大少爺當愈發努力,造福更多的百姓才是,若是天下百姓都能這般,那時大少爺倒不妨歸農耕田。”陳林聽完,哎了一聲不再說話。如今大漢四處起義造反,猶如漢中郡這般寧靜有幾處,想要天下百姓都如同漢中民一般,談何容易啊。
走著走著陳林見前方一塊一畝大小的田地上一家五口人正在耕田,一頭碩大的水牛和一名青壯的男子在前拉,年老的漢子在身後推犁,身後似是婆媳兩在敲打大塊的翻土,還有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在搗亂。一家人人人大汗淋漓,卻止不住會心的喜悅。陳林不知為何就走上前去,一家人也發現了陳林數人,見個個都是威武的壯漢,知道不是一般人,孩子顯得有些害怕急忙躲到母親身後。
陳林就在天邊止步,笑著對站在前邊的漢子說:“老漢莫慌,吾乃是這南鄭本地人,見老漢一家子其樂融融,忍不住打擾了,天熱不已,不如休息一番,喝口水,與吾說說話,打擾了,不知方便否。”年老的漢子見的世面多些,知道陳林不是一般人,不敢忤逆,於是上田埂與陳林答話,婦孺與孩子卻在另一邊緊張的看著。
陳林見此也不解釋,民懼富懼官,自古由來,百姓總是畏懼權貴的。陳林說:“老人家莫慌,某並無惡意,老人家家中幾口人啊?”興許是陳林和藹的態度感染了老漢,老漢此時倒也不慌亂,有話答話還說了不少家裡的事情。原來老漢也是本地人,並無田地,陳林來後重新丈量了不少土地,還承若誰開荒便是誰的,於是老漢一家五口便有了四畝田,這一畝就是最為肥沃的。去年一家人辛辛苦苦幹了一年,竟然積下不少白麵,讓歷來飢寒的老漢一家幸喜不已,憋足了勁今年還要再養好這幾畝天,日子相當有看頭。天裡的牛是租來的,漢中郡府的牛,來年以糧食抵換租錢,這是閻圃在主持的事務,陳林也有所耳聞倒也不驚訝。最後老漢笑著說:“呵呵,這郡守大人啊真好,自從他來了以後咱就有好日子過,本來這犁是要兩頭牛拉的,只是犬子有些蠻力,便少租了一頭,也好省下不少租錢,呵呵呵。”
陳林看得出老漢真心的笑容,也第一次知道原來這犁是要兩頭牛來拉的,這實在是耗費了不少物力啊。陳林突然間對這犁產生了興趣,不顧水溼泥髒的走下田去,圍住那耕犁看,讓老漢並黃燕等人滿臉不解。陳林仔細看了一會,又見耕犁翻起來的土塊極大,難怪剛才兩婦女在敲打,不然這麼大塊的泥土如何種植。
陳林突然心血來潮,對黃燕大喊一聲:“來一人拉犁,某試試這耕犁如何。”嚇壞了黃燕等人,急忙衝過來說:“大少爺,這,怎用你幹這活。”陳林呵呵笑:“某是想看這耕犁如何,來,少囉嗦。”黃燕無奈,於是這塊田地上就出現了詭異的一幕,陳林在推犁,一人一牛在拉,周圍幾名大漢不知所措的跟著。好一會陳林便大汗淋漓,停下來喘氣說:“費力,費力,畢嵐師徒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