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出個樣來給你看。”

“拭目以待。”吳六一笑,低頭親吻沈淼。

兩人相互摩挲,依依不捨了番,吳六方跨|上戰馬帶人離去。

崖縫上建屋一事十分順利,顧和尚離開前找齊所需的材料,又與士兵一道悉數運上了上,之前收服的山賊們也跟著一道運,運完後便直接住到了崖縫裡,一面築屋一面開始巡查。

流民三三兩兩開始出現,和沈淼想象中的不同,逃難而來的並非完全是勞苦百姓,不少小富商、小士族也跟隨其中,他們不像大富商、士族,走平地不懼課稅,戰亂,沿途還有交好世家相幫,身邊也多有護院私兵保護。以他們的實力,若走平原,一路盤剝顛沛之後,便不得多少家產生活了,便也選了相對安全一些的山路。

羅詔諫照之前商議的方式,讓山上的那些人扮作農戶,或是砍柴,或是打獵,這些人本就是農戶,扮起來不存在破綻,不論是下地幹活的架勢,還是莊稼相關的知識,甚至是手上老繭都是如假包換的農民。

照羅詔諫的授意,一律如實向流民回答:山下莊園是自家老爺的,老爺出門在外,做什麼的不太清楚,只知道地位頗高。老爺已知有浙西道之人翻山而來,已在山下涼棚設粥,各位可前去歇息。

真正的勞苦流民一路奔波,大都忍飢挨餓,一聽下山有粥棚,便忙不迭下山去了。

小富商,小士族們吃食不短,並不急著下去,反倒坐在一旁休息,多問些山下的事,於他們而言今後的生計才是更重要的。

對於這部分人,吳六沈淼他們之前商議過,這些人手頭皆有些錢,心氣也比農戶高得多,留未必是好事,以送出去為主,只有願留的才讓留。

因而羅詔諫授意山民回答:“出莊沿溪南下,可至富陽,錢塘等縣,那裡自然比我們這繁華得多,當然這些年也有莊外的人攜家帶口過來投奔的,說是日子不好過,但大都是農戶,未見富商來過。”

小富商和小士族們聽完這些話也大都下山去了,雖說對山下依舊不甚瞭解,但已有了些譜,認為他們出去混日子不成問題。

這些人篩選完之後,餘下依舊打聽的就要引起重視了。羅詔諫特別強調,越是話多,越愛套的,要盯得越牢,與其說話的人要老實的答,涉及關隘的事要說不知道,監視由埋伏於四周的人負責。

如此分工之下,探聽訊息者大都沒有多少好結果。

沈淼被羅詔諫分派到山下粥棚,著其多與吃粥的流民們交談,以願者上鉤的標準擇一些人留下。沈淼幹勁十足的去了,流民一路飢餓,喝下粥之後大都緩了過來,並不急於走,喜坐在一旁交談。

沈淼長得討喜,態度又好,但凡上去搭話,流民十有八|九都是樂意說的,從哪裡來,怎麼逃的難,怎麼翻的山,途中遇到過什麼,都一一道來。

沈淼也一一給出回應,感同身受般體貼,流民便愈加喜歡他。

一老農端著碗粥還跟他嘮起了開山闢田的事:“這位小哥,我剛順山道下來,遠遠瞅見那個山坳有不少人,那是在開山闢田吧?”

沈淼忙點頭:“是啊,人多地少,吃不飽,只能闢田。”

“你們的田是怎麼闢的?”老農問。

沈淼便將之前定下的闢田法解釋了一遍,老農聽了直搖頭:“這法子太浪費。”

沈淼一喜,忙問:“老人家可有更好的方法。”

“自然是有。”老農喝了口粥,笑說,“你之所以用這法子,不外乎是此處山地土層太薄的緣故,但你可知,此處的山並非座座都是土層薄的,土層厚的那些山,可以整座向陽都闢為梯田。”

沈淼當即想起最初商議時,老漢們提過的巴蜀之地的山,漫山遍野直至山頂皆是梯田,就因巴蜀的山土層厚。若是此處也能如這位老漢所言找到土層厚的山,那所開的田,所耗費的工時將大大縮短。便道:“那老人家可會探查?”

老農得意笑:“我既然敢提,自然是會的。”

“如此甚好。”沈淼大喜,問,“老人家可願相授?”

老農有些不好意思的笑說:“相授自然願意,就是有個請求。”

“但講無妨。”沈淼忙說。

“我帶著兒孫一路好不容易從浙西道到了這裡,我聽前頭商家的下人說,再往下走農戶的日子不太好過。我想著與其再辛苦的走,不如就留在這,就是不知道……”老漢沒說下去,只訕訕笑看沈淼。

沈淼明白老農的意思,但羅詔諫事先叮囑過他,遇到想留莊的農戶,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