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不過百騎的外藩,竟敢在洛陽城外下手呢?
一時,在座眾人都忍不住露出動容之色,開始三三兩兩地交頭接耳起來。
這時,一直坐在韓王李元嘉下手的一個青年開口了:“武氏竊國,朝野早有不滿,便是東宮亦是礙於孝道……”
接下來的話就不用說了。
其實眾藩不敢明目張膽反對吳詡,一個原因是上皇,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東宮太子。
假如太子與武皇根本不是一條心,那麼……
眾人不由互相對了一個心領神會的眼色。
這造反成本似乎已經降低到無限接近零了呀!
接著,那個青年又說了一句讓眾人熱血沸騰的話:“東宮已發密諭,禁衛副統領李敬業已奉詔……”
作者有話要說:腳崴了,臥床休息中……
ps:感謝予君長歌親的地雷!高三要加油了哦~~
第389章
第二十四章20
神馬?!
東宮竟然已經有動作了?!
這麼重要的事;他們居然現在才知道!
一干宗親都皺起了眉頭,那些代表父兄來洛陽弔唁的年輕郎君們更是一個個臉露慍色,大概都在暗罵韓王狡猾,居然到了這會兒才把底牌亮出來!
還有越王李貞;顯然是早就知道了這個好訊息,所以才敢把身價性命都押了上去!
要知道韓王雖然貴為三公;卻是半分兵權都沒有的,這“辦大事”還不得靠他們這些藩王!
也難怪越王這樣有恃無恐,還有;現在想來;越王世子之所以會留在藩地;恐怕也不是他們認為的“留後路”了罷。
這次為了賑災,朝廷可是特許豫州等地招募志願軍救災的,所以……
那些被招錄的青壯到底是不是去救災……你懂的!
眾人此時心中都不由自主湧起兩個巨大的字:臥槽!
這千載難逢的好事,居然都讓越王父子給佔去了!
當然,很快就有機智的郎君反應過來了——首功是不用想了,但分一杯羹奪個從龍之功還是可以有的,要不然韓王和越王這兩隻老狐狸幹嘛再三把他們叫來開座談會呢?
“既是東宮有詔,吾等豈能坐視!”當下就有一名坐在比較靠後的,約莫十七八歲的郎君義憤填膺地開口了。
一時,坐在那名郎君左右的青年們紛紛附和。
“十一郎說得是啊……”
“既然太子都表態了,我等自該奉詔……”
“我來神都之前,大人也囑咐過,當奉東宮……”
…………
青年郎君們議論紛紛,坐在前面幾位年長些的宗親卻是鴉雀無聲,幾人都互相打著只有他們自己才明白的眼色,似乎還有些猶疑。
一直坐在韓王李元嘉下手的那個青年見狀,不由露出一絲焦慮之色。
而韓王李元嘉只是默默坐在上首,半闔著眼,有一下沒一下的撫著自己的鬍鬚,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
越王李貞也是一臉淡定,只是見幾個頗有些分量的宗親一直不表態,他忍不住說了一句:“吾兒與李家大郎相交甚厚,東宮那邊斷無問題,諸位若不信,且看明日的晚報,屆時東宮會發布應詔選太子妃的訊息……”
“這是東宮同意我們計劃的訊號,屆時,太子將借選妃名義,召集嫡部控制龍都,只等我等擒獲那一位,就下詔罷黜之……”
話雖如此,眾人心裡都明白,一旦行動開啟,那一位怕是不會有機會被生擒,只有死於刺客之手一條路而已!
越王李貞的話也不過是騙騙年少的太子和那些不知深淺的年輕後輩罷了。
“如此……上皇那裡又當如何交待?”年長的宗親終於開口了。
他們所顧慮的還是那位據說已經病體痊癒的李小九陛下,那位可是個不折不扣的愛妻狂人,怎麼肯眼看著他們對付武氏呢?
就算阻止不了,那位上皇難道不會秋後算賬嗎?!
見宗親長者提到了上皇,還在小聲議論的眾人頓時都安靜了下來,不約而同看向了上首的韓王李元嘉。
韓王李元嘉不禁心頭一喜,面上卻露出悲痛欲絕之色來。
“爾等大約還不知道罷,吾家九郎就在今晨……崩了……”
此言一出,廳中一片譁然。
“什麼?!上皇駕崩了?!”
“怎麼會?我等都未得到訊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