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信,還專門傳書給芒松芒贊,表示‘有事吱個聲’。
就是泥婆羅國的這種懷疑態度,讓噶爾欽陵堅定了烏海大敗的訊息只是唐軍故佈疑陣,所以他離開邏些城的時候就只帶了三萬人馬,把噶爾家能直接掌控的大部分兵力都留下來交給他弟弟。
等見到了父親祿東贊,噶爾欽陵才知道他錯了。
可是已經悔之晚矣。
正如李三郎所料,祿東贊在烏海之戰時見達延莽布支中伏,就知道情勢不好了,當即帶著麾下三萬人馬拼命突圍。可李三郎定下的計策哪有這麼容易被祿東贊破解,祿東贊這頭跑出這個伏擊圈,那頭又進另一個伏擊圈,等硬衝出第二個伏擊圈時,他的三萬人馬竟然生生被耗死了一半多,這居然還不算完……
接下來的箭雨陷馬坑都已經算是小意思了,最可怕的還是唐軍丟進他們人馬中的那些會爆炸的黑色石頭,丟一塊就死傷一大片……
唐軍的這一通亂轟,吐蕃軍哪裡還有戰意,能跑掉的全跑了,跑不掉的全降了。
祿東贊是主帥,原本沒這麼容易跑掉的。
但他畢竟足智多謀,看到形勢不對,早就換下顯眼的衣飾,裝成普通吐蕃士兵混在亂軍中,找了個攻擊薄弱處就跑出來了。
饒是如此,祿東贊也在逃跑過程中捱了四五箭,跌了三四回馬,還被炮火波擦過了一次……
唐人有句話叫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祿東贊躺在簡易的床上,想著這句話,滿腹鬱憤頓時平息了不少。
噶爾欽陵卻是不甘心這樣失敗了,他聽祿東贊講了烏海大敗的經過後,立刻發現了問題。
“您說唐將就帶了幾千人來挑戰,這也許就是他們的全部人馬了……”噶爾欽陵分析道:“否則,唐軍就不必讓諾曷缽召集舊部收復失地了……”
烏海之戰後,諾曷缽就迫不及待帶兵收復吐谷渾這事,噶爾欽陵已經知道了,現在想想,要不是唐軍沒人可用,又怎麼會白白做工讓諾曷缽佔便宜呢?
“而且那種黑色石頭,唐軍一定不會有很多……”不然之前幾次伏擊,直接用這種黑色石頭的話,吐蕃連這一千人都跑不出來!
“李相的心思不好忖度啊……”祿東贊聽完兒子的話當然知道他的心思,但他對李三郎的計謀已經有些心驚膽戰了,當然不希望兒子落入對方的圈套,於是他轉移話題問起邏些城的情況。
“這次烏海遭逢敗績,贊普定然不悅,到時候羊同部那幾個老傢伙必定會對我們噶爾家落井下石……”
“阿爸放心,這事兒子已經有了應對之策了……”噶爾欽陵對自己在邏些城的佈置相當有自信,尤其是他離開前,秘密下令匹播城的守軍全部返回邏些城,以防他弟弟政贊藏頓壓不住其他幾部的人——這事連贊普都不知道呢。
噶爾欽陵的安排不可謂不周詳,但他沒想到的是,他的秘密調兵正好給了覬覦匹播城已久的任雅相和王玄策軍一個大空子!
任雅相帶著幾千騎直到進了匹播城的城主府還不敢相信,這座城竟然已經被他們兵不血刃拿下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任相公一見到王玄策就忍不住問道。
王玄策倒是神色如常,見任雅相發問,只說了一句:“相公別急,咱們入內詳談……”
說罷,王玄策讓麾下將士先在城主府駐紮下來,另讓幾名親衛去把他們俘虜的匹播城守將提過來,這才把任雅相讓進城主府大堂。
“相公一定奇怪,為什麼前些時日戒備森嚴的匹播城會如此輕易被拿下吧?”王玄策也不兜圈子,直接就說出了他的猜測。
“末將想,這一定是小李相公那邊的事讓邏些城的人慌了手腳,於是秘密調走了匹播城的軍隊……”
作者有話要說:吐蕃快完蛋了=。=
第342章
第二十二章天下17
不得不說王玄策對形勢的判斷還是相當準確的,不過他一時也無法判斷匹播城的這些軍隊是被帶去增援祿東讚了呢,還是去了邏些城。
倒是遠在千里之外的小李相公已經透過王玄策的傳書猜出了噶爾欽陵的佈置了。
想要保住邏些城,是吧?
那讓你們嚐嚐絕望的滋味!
小李相公冷笑了兩聲,立刻召來了蘇大將軍,讓他立刻帶著諾曷缽的人往邏些城殺去……
蘇大將軍聽了小李相公的計劃,下巴都要掉下來了:這、這、這真的能行嗎?
“還不快去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