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的親媽還好。誰讓當年皇太后忙著去爭寵去了,忽視了自己的兒子了。
皇后本想著將她放到自己身邊做女官,日後找給青年俊才嫁出去,也算是仁至義盡了。可沒想到這人卻是心大的,竟然趁機勾引了皇上,還好皇后之前沒有明確表態說要她做自己的女官,不然這面子丟大了。
皇上似乎也知道這事自己乾的不對,但臨幸了就是臨幸了,又有甄家這一層關係在,而且這人長相容貌還有性子都是皇上喜歡的型別,自然是要收進後宮的。不過好在皇上也知道平衡,而且這次他繼承皇位皇后孃家也出力不小,又在皇后的坤寧宮寵幸了別的人,要是一來就冊封高了,那簡直就是打皇后娘娘的臉。
因此雖然甄家小姐成功的從小選的奴才變成了皇上的女人,但也只是一正八品的才女而已,就比宮女高階那麼一點點。除了有自己單獨的屋子外,其他的和宮女差不了多少。
如今的齊朝承唐制,宮中設皇后,皇后之下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四夫人;四夫人之下又有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謂之九嬪;九嬪之下有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再就是寶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
皇上登基前不算是花花皇子,但身邊的女人也有十幾人,東西六宮雖然不算住滿人了,但身邊的女人卻是不缺的,既有和他同甘共苦的舊人,也有以色侍人的新人,但這位甄家姑娘就是有本事能讓皇上在幾個月之內對她晉封了再晉封。
等著書蘭再一次聽到這人的時候,是在榮喜堂,甄家的大哥兒進京來做官,順道給賈母請安。聽說這位甄家姑娘如今已經是正五品的才人了,還不到半年了,就升的這麼快,簡直就是坐火箭一般的速度。
若不是書蘭知道原著中有位皇上十年如一日的寵妃甄貴妃,她真會吃驚不已。但書蘭不吃驚自然有人吃驚,賈母眾人就吃驚不已,不過短短的幾個月甄家姑娘就從一宮女變成了才人。
雖然現在的身份在後宮還是有些拿不出手來,但不要忘了這才不到半年了,而且甄才人如今還沒有皇上的子嗣了,要是有了子嗣越級晉封也不是不可能的,誰讓皇上如今就只有一個兒子了,雖然是嫡子,但在古代兒子誰都不嫌少。
賈母倒了一聲恭喜,又留了飯,用完後才將甄家奶奶送走了。
得到這麼一個訊息,不管是張夫人還是王夫人都沒有離開榮喜堂,她們還得等賈母誓下了,如今對甄家到底是這麼樣的一個態度可得老太太拿主意。
賈母坐在上首的貴妃榻上,吃了一口茶,半響後才幽幽的說道:“甄才人是個有福的。”
說起來甄家這一輩孩子還真不少兩房人加起來,兄弟就是六個,三個嫡出,三個庶出。姑娘有三個都是嫡出,一個嫁到給了南安郡王的世子做側妃,一個嫁給了現任保齡侯的長子做正妻,還有一個就是如今的甄才人。
在皇上沒有登記之前,甄家和賈家史家都有些交情,但賈母是瞧不上甄家的。賈母自己家是侯爵位,嫁給了公爵位的賈代善她這是算高嫁。
別看甄家有姑娘嫁給了賈母內侄兒,就以為大家都是門當戶對了,可事實上史家長子是個眾所周知的病秧子,太醫都說他能活到成年娶妻生子是個奇蹟。
也就是說這人隨時隨地都能去了,因此史家一向都是將次子史鼐作為繼承人來培養的,不然史鼐一個次子又怎麼會去娶鎮國公牛家的姑娘,這次媳比長媳身份家世高,除非是公主,不然這是內宅不穩的前奏呀!
也就是說,甄家拿一個嫡出的女兒換取了史家的支援,在賈母自己是史家德高望重的姑太太的時候,她瞧不起甄家是可以理解的。
可如今出了甄才人這麼一個變故,未來誰瞧不上誰還真不好說了。
張夫人抿嘴附和道賈母的話“老太太說的對甄才人的確是有福的,放眼整個後宮,也就她最得寵,升的最快。”
賈母眉毛移動,張夫人這話似乎是意有所指,還沒等她想明白,王夫人就說話了“可惜咱們家沒有一個姑娘……”這話什麼意思大家都懂的。
出乎意料的賈母這次倒是沒有責備王夫人,王夫人話裡的意思她懂,瞧瞧鎮國公牛家和甄家就知道了,一個是皇上的母族一個是皇上的奶孃家,兩個家族都因為五皇子登基成為皇上,得到了莫大的好處。
說不心動是假的,只是正如王夫人說的那樣,家裡沒有一個適齡的姑娘呀!想了也是白想。
“弟妹這話就說錯了,後宮不得干政,不管後宮的娘娘再得寵也只是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