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來的好嗎?這廝是仗著自己是御史洩私憤嗎?
於是謝閣老立刻反唇相譏道:“傅大人,你開口禮儀。閉口國體,卻忘了聖人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看你還是先回去把家給齊了再說吧。”
謝閣老這話直接就是諷到傅庚臉上去了,傅庚直氣得兩眼冒火。
聖上見這兩個人眼見著就要打起來了,連忙出來和稀泥道:“謝卿家事出有因,不算失儀,朕不怪。傅愛卿一心為國,忠直耿耿,朕心甚慰。兩位卿家都站回去吧。”
聖上金口玉言,傅庚與謝閣老這才都退了回去,朝會亦得以繼續進行。
然而。若你以為這件事到此就算結束了。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散朝之後,這還沒出泰和殿的宮門兒呢,那傅庚便一把揪住了走在身後的謝閣老,掄起拳頭來照著謝閣老的老臉就是一拳。一面還罵道:“你個老匹夫。吃我一拳。”
這一下可把一旁的眾臣嚇壞了。眾人忙上前拉的拉,勸的勸,好歹在幾個武將的幫助下才將這兩人分開。
那謝閣老平白無故吃了一記老拳。如何不怒?當即他便冷笑一聲,青著一個眼圈兒便去承明殿告狀去了。
彼時聖上剛剛坐下歇了口氣,那捧在手上的茶還沒喝上一口呢,那小太監便飛跑著進來報說了傅庚打人一事,又報說謝閣老來告狀了,聖上氣得當場就拍了桌子。
據說,聖上當時的原話是:“這還沒完沒了了,還能不能讓朕安心地喝口茶了!”
只是,聖上怒雖怒,那謝閣老卻是一代重臣,更是兩朝元老,聖上也不可能叫這頭髮都花白了的臣子寒了心。
於是,聖上拍完桌子之後,也只得捏著鼻子將那謝閣老宣進殿中,好生安撫了一番。轉臉又叫人將傅庚也叫了來。
據說,那傅探花是梗著脖子進的承明殿,見了皇上只道“臣情願受罰,絕不道歉”,直氣得聖上又砸了一隻九龍玉杯,這才叫傅庚服了軟。
聖上便當堂斷案,罰了傅庚一個月的俸祿,並叫傅庚承擔謝閣老看病的所有醫藥費。同時又賞了謝閣老一堆東西,這才算將這場“歪戴官帽引發的血案”給解決了。
那傅庚打人便在大庭廣眾之下,此事便是瞞也沒處瞞去。於是不過兩天,“傅三郎拳打謝閣老”一事便又傳遍了京城。此事與“侯門婦貪嘴噴花宴”並列元和十六年八卦榜冠軍,排名不分先後。而傅探花夫妻二人,也算是在京裡著實地火了一把。
到了那時眾人才想起來,這傅庚在成為探花郎之前,可是金陵城中有名的紈絝,人送外號“傅不吝”,又有個混號叫做“二楞子”。
如今這傅庚的所作所為,可不就是當年那混號的絕好寫照麼?
按理說,傅庚打人的行為是極其有損形象的。可不知為什麼,那些女人們對傅庚的推崇卻又直升了一個度。這些女子皆道,那傅三郎實乃痴情郎君,為了夫人的名譽不惜動手打人。若得這般的痴心郎為夫君,便丟再大的醜也值了。
一時間,這鄭氏倒成了大漢朝最叫人羨慕的女子,便連她花宴出醜一事,亦因了傅庚事後的這番描補而變得不那麼難堪了。
傅珺用了十幾天的時間,完整地旁觀了這兩段大八卦,最後得出的結論有三。
第一: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
傅珺相信,如果毆打謝閣老的不是謫仙般的傅庚而是其他普通官員,這事兒絕對不關“痴情郎君”什麼事兒。
第二:她沒去參加花宴簡直太明智了。
若是當時她也在場,便難保不會受到波及。只要想一想被鄭氏以那種形式進行攻擊,傅珺就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此外,因為傅珺沒有參加花宴,所以此次鄭氏噴人事件便與傅珺完全沒了一點相干。那些什麼扣黑鍋、找墊背之類的事情,更是輪不到傅珺的身上。
第三,傅庚選了這個時間做出打人的出格事情來,必有原因。
傅珺私認為,這場鬧劇大概是傅庚的障眼法。
身為皇上最為信任的臣子,自河道貪墨案之後,傅庚便成了一杆明晃晃的大槍,皇上指哪他打哪。
也正因如此,傅庚與謝閣老鬧矛盾甚至打了起來,皇上其實是樂見其成的。傅庚這杆大槍只要聽他一個人的便好。若傅庚與眾臣個個相親相愛,皇上只怕就要斷其鋒銳、挫其骨灰了。
為了配合傅庚的這番舉動,傅珺也暫停了與謝亭的書信往還。原本約好了要去謝家作客的,傅珺也沒去得成。
沒辦法,傅庚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