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海王的實力不但大為降低,而且對其聲望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司馬越的野心可是未來的帝國皇帝,若是讓司馬騰的意圖得逞,他甭說當皇帝了,恐怕他自己的同盟也有可能隨之崩潰。
“啟稟大王,以微臣之見,這恐怕不是空穴來風。不是臣離間王爺的兄弟之情,就算東瀛公對大王忠心耿耿,只是若受到小人蠱惑的話,這就不好說了。”這幾天的謠言也讓荀愷失去了冷靜,他的話裡話外顯然也是在懷疑司馬騰心懷異心。
聽了荀愷的話,司馬越也沉默下來。設身處地的想象,若是自己處在弟弟司馬騰的位置上,恐怕也忍受不了來自關中的誘惑。要知道現在的關中可不是幾年前的疲憊之地,經過三年多的休養生息,如今的關中可是富庶之極。
“如此說來,子舉先生之前那個建議竟然不可行了?”荀愷的話終於徹底地撩撥起東海王心底的猜忌之心。
“大王何不試探一番?”
“先生的意思是?”
“大王可遣一信使,通知東瀛公要求其率軍南下支援成都王作戰。若是他毫不猶豫地聽從王爺的將令,說明對方毫無二心。否則……”
“善!先生此言大善!就照先生的吩咐來辦。”
這就是藩王聯盟的可悲之處。各個藩王只為自己的小利益盤算。一旦整體利益和小團體的利益相沖突,各家王爺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維護小團體的利益,這就是為什麼司馬遹一直充滿必勝信念的底氣。
就在司馬越懷疑司馬騰別有用心的時候,幷州刺史司馬騰也在為自己的利益謀劃。他早就不滿意自己屈尊在貧瘠且胡人遍地的幷州,司馬騰特羨慕督鎮中原花花世界的其他藩王。也想早點脫離幷州之地,選一富庶的地方好好享受一番。
“大人,這是成都王送來的求救書信,我們要去支援他們嗎?”建威將軍閻粹拿著求救信問道。
司馬騰聞言愁眉不展。此時他內心深處也在猶豫不決。說實話他根本不關心成都王的死活,因此若是沒有足夠的利益,司馬騰絕不會主動去救成都王。
而且東瀛公也有自己的打算,作為關中的鄰居,他比任何人都瞭解關中的底細。他一邊羨慕關中的富庶,一邊又畏懼關中的軍力。假如沒有其他人的幫助,僅憑幷州自身的實力。就是借給他天大的膽子,他也不敢西取關中。
“不知,大單于有何高見?”司馬騰抬頭看了一眼沉默不語的劉淵出聲問道,儘管他非常不滿劉淵私下裡自稱漢王的舉動,可由於他急需匈奴人的支援,因此他只能對匈奴部落發生的一切睜隻眼閉隻眼。
“嗯。這個,本單于請問各位一句:若是僅靠我們手中的五萬人馬能夠拿下關西嗎?”劉淵沒有直接回答司馬騰的問話,反而問了一個不相干的問題。其實劉淵看得分明,就憑司馬騰和他手中的五萬大軍根本拿下防備森嚴的關中。
除非他肯破釜沉舟地將部落中所有的精銳騎兵調來,這樣或許還有五成的把握。但由於匈奴人基業初創,實在是經不起大的折騰。而且就算是他有心這麼做。恐怕其他匈奴貴族也不會答應。
“這……恐怕不能!”儘管司馬騰心有不甘,可也有自知之明。
“刺史大人說的不錯,以我們的實力根本拿不下關中。而且本單于敢肯定,只要我們有一絲攻打關中的意圖,太子立馬就會放棄中原地區回師救援,到那時我們可就要兩面受敵了。因此以本單于看來,我們最佳的選擇就是聯合成都王掃平司州,然後奪取孟津後直取洛陽。”
“只要我們能會同其他幾位藩王打下洛陽,到時王爺就算不能拿下關中,可拿下河東、平陽、河內等幾個臨近的郡縣還是很有可能的。”
劉淵的目的很簡單,此次他帶領三萬匈奴騎兵前來助陣,就是為了進一步攪亂中原局勢。最好是讓司馬家各位王爺自相殘殺,只有中原朝廷亂成一鍋粥,幷州的匈奴人才有機會重新崛起。
因此,他當然不會盡心盡力為司馬騰謀劃,別看西取關中有點冒險,但若從全域性來看,這一步棋可謂是妙至巔毫。只要關中一亂,中原戰場上的均勢就會被徹底打破,就算是幷州軍為此打光了也值。可惜,劉淵不會對司馬騰說得那麼透徹。
“大人,就算我們想要南下司州也得有東海王的將令,畢竟他還是我們名義上的盟主。臣怕東海王為了中原戰場,會強令我們西取關中。”閆粹當然也不願去碰關中強敵,他倒是希望跟著王爺到中原戰場撿撿便宜。
“大家不用擔心,本官這就修書一封,向兄長解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