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宏是不是你覺得朕對江東過於苛刻了?”司馬遹望著神色黯然王導問,不過王導並沒有搭話,他無法回答只能以沉默對待。
“唉,朕就知道你們江東人會這麼想,可是你卻不知朕有苦衷啊,若不是為了應付西方的強國,朕也不會著急收復江東,畢竟我們之間算是內部矛盾,就算要解決也不差這一時半會兒。可外有虎視眈眈的強敵,朕就不得不加快統一的步伐,只有全面整合了華夏力量,朕才有信心與西方強國爭奪世界霸權!”
說到這裡,司馬遹從書案後站起來,親自動手拉開了一塊幕布,頓時一個面積巨大的世界地圖呈現在王導面前。王導雙眼瞪著這副巨大的底圖,在這上面大晉只佔了一點點地方,整個江東更是顯得渺小無比。
“來,茂宏瞧瞧這兒,你看這片龐大的疆域就是西方羅馬帝國!”司馬遹指著西方一片龐大的領土告訴王導,“在羅馬帝國裡,他們有著不遜於我大晉的人口數量、疆域面積以及軍事力量。”
“而且這個帝國壽命極長,在漢以前就存在了。羅馬帝國在中央集權上或許比不上我華夏,但其在軍事的建樹卻不低,他們已經征服了西方眾多的國家和民族。”
“陛下,臣在北地待的時間也不短了,最近老是聽說這個羅馬帝國,但由於資料、資訊有限,臣對此總是有點不甚了了,不知陛下能否給臣詳細介紹一下?”
“行,那朕就給茂宏說說。咱們先說說羅馬的政體,羅馬的政體最初是一種君主制,這種君主制不同於我華夏,如果用一種部落聯盟來解釋更為恰當,君主的權力有限。早期羅馬國王曾經企圖擴大自己的權力,但他失敗了,羅馬開始了長時期的共和,直到愷撒的出現,最終在他的侄兒屋大維時,羅馬再次實行君主制。”
“羅馬的君主制在早期的愷撒王朝時代還是比較穩定的,當最後一個愷撒血統的皇帝尼祿被殺後,便出現了極不穩定的時期,軍隊成為左右帝位的主要力量,無數的皇帝因此被廢立。”
“這種狀況與我大晉八王之亂時期相當類似,朕得到確切訊息,就在數年前,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重新統一了鞏固了羅馬統治,並將其國都東遷,此後羅馬帝國的政局才穩定下來。”
“接著朕再給你說說軍事方面,羅馬帝國的軍事能力並不遜於我華夏,在某些方面反而在我華夏之上。羅馬軍隊的武器以沉重著稱,這表明羅馬軍的體力要勝於我華夏士卒。”
“羅馬軍隊的威力同樣在於野戰,羅馬人是以步兵聞名的,因此騎兵在羅馬軍隊中的作用只是突襲和追擊,沒有我華夏在騎兵方面應用的豐富。羅馬的主要武器是劍,遠端武器主要是標槍和飛鏢。”
“說到羅馬軍,就不得不提到羅馬人的僱傭軍,到了帝國時代,僱傭軍已經成為羅馬軍的主體,而僱傭軍的戰鬥能力比起一般的公民要強許多。”
“那……陛下一旦我大晉士卒與羅馬軍隊相遇,後果如何?”王導聽了司馬遹的介紹算是對羅馬有了個大概的瞭解,他直觀的印象就是大晉在經濟和政治上要比大晉強,但是軍事上就未必了。當然了,這是王導以常規眼光看待,實際上司馬遹並沒有太大的擔心,他相信這個時代的廂軍肯定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
“嗯,以朕看來,如果羅馬軍與前漢軍隊相遇,交戰後的場面將會是這樣的:兩軍對壘,面對漢軍的弓弩,羅馬人會步步逼近與漢軍進行肉搏!羅馬人的重盾會抵擋住漢軍的弩箭,漢軍的陣勢會受挫。同時,騎兵之間的對決會以漢軍獲勝而告終,只要漢軍的步兵能夠抵抗到騎兵勝利的瞬間,漢軍將會獲得戰爭的勝利。”
司馬遹並沒有直接回答王導的問題,而是拿前漢軍隊做了一個比較,畢竟晉人對前漢瞭解的很深,相信有了這個比較,王導對羅馬帝國的實力會有個更清晰的認識。果然,司馬遹話音剛落,王導的臉色就凝重了。
在王導看來,若是按照八王之亂前的大晉來說,晉軍絕不是羅馬帝國的對手,可這些年來皇帝司馬遹在北地勵精圖治,大晉的實力造就遠超武帝時期。若司馬遹真能整合好華夏力量,與羅馬帝國未必沒有一戰的實力。到了這個時候,王導不知不覺開始偏向統一,這點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
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長安
洪武十二年八月,在朝廷和江東之間的談判持續進行的時候,本來已平靜數年的西北地區再次被戰火波及。只是這一次乃是西北節度使府主動發起的戰爭,其作戰目的就是為了收復西海周邊地區。
雖然西北邊疆戰亂不休,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