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文化,建起了統一民族國度??
在大鄴人眼裡,北夷是茹毛飲血的蠻??而山地人也和北夷人是一樣的貨色,都是末開花的蠻人。但是這??鎮北將軍傳送回京的摺子裡,明顯地表示,那群山地人已經不能稱為蠻人了,他們依照大鄴的傳統風俗,在十幾年前建立了王朝,推舉出了國主,對外稱為北禹國??
而這北禹國,據聞近幾年來突然勤於練兵,怎麼看都不安好心,這事既然被鎮北將軍發現了,還是早早地上報,到時若他們有什麼異動,大鄴也有個準備??
此次鎮北將軍派人入京,除了上奏北禹國之事,同時也拉了幾車的奇珍異寶進京獻給皇上,至於奇珍異寶的來源,據聞是西洋商船經過大鄴東北沿海之地,因為海嘯之故,停船在距離璟城千里之外的海港,他們光明正大地登港上岸,並且掻擾欺壓當地百姓,於是鎮北將軍接到百姓夜奔來告,帶了一隊兵馬將那些西洋人趕跑了,順便留下了他們的船??
鎮北將軍在摺子表示,他將西洋船上的東西都獻給皇上了,看來西洋人真是富得流油,並且時常跟北禹國及江海附近的幾個島國通商,都不將大鄴看在眼裡,打他們一通是應該的。並且還很大義凜然地給那些商船安了個罪名:走私的!所以劫了他們的船絲毫不愧疚??
鎮北將軍的摺子很好地解釋了那幾車東西進京的問題,是正當來源,不過正德帝看到這張摺子時,嘴角直抽搐,心說哪裡全都獻給他了,不是還留有兩車給他女兒麼?不過想到鎮北將軍的女兒現在已經是他兒媳婦了,兒子又被他罰了三十年的俸祿,除了房子,吃的喝的用的都是兒媳婦出的,正德帝便不再追究,開始讓人研究起北禹國的事情,看看能不能將之招安了,免得北禹國的國主一個腦抽和北夷人聯合起來攻打大鄴??
那些御史原本正想要雞蛋裡挑骨頭彈劾一下呢,見皇上自己都不介意鎮北將軍將打劫來的珍寶先緊著晉王妃的事情,便默默地退縮了??
倒不是他們怕個遠在千里之外的武將,而是鎮北將軍還有個兇殘的女婿的京呢,誰知道參了鎮北將軍,會不會招來晉王兇殘的報復?連皇帝都不怕的煞神殺胚,他們還是悠著點罷??
不過,這件事情也像是開啟了京城人的一扇新世界大門,發現似乎西洋人很有錢啊,是不是哪天造條大船,讓人去西洋跑一趟?想起那拉到太和殿上那滿滿十幾箱的珍寶首飾,某些人的眼睛差點沒閃瞎,開始暗搓搓地計劃起來??
李繼堯不知道他因為給女兒和外孫捎送東西,開啟了自己國人的眼界,不過他此舉倒是給女兒女婿長了臉,也告訴旁人,蕭令殊還有個得力的岳父在邊境鎮著呢,你們哪個敢欺負他,先過了他那關再說。這便是有個得力岳父的好處了,特別是有個能幹的岳父,雖不致於真的能少奮鬥三十年,但某些好處卻是槓槓的??
其他人雖然不知道李繼堯送東西回來的目的,只以為為了說明北禹國及西洋人通商的事情,可是無疑的,李繼堯此舉也算是在皇帝那裡刷存在感了,至少正德帝對於那三車的東西都十分高興地笑納了,為此還在口頭上提起了幾句晉王夫妻來,倒是想不起先前蕭令殊掐大公主時的震怒,那時連對阿寶也有些遷怒的??
有個雖然中二,但是一心為女兒打算的爹,阿寶一時生活得十分滋潤??
李繼堯在皇帝那裡刷了存在感後,好處那不僅是一丁半點,而是長期的。至少正德帝感念著他一片忠心,連帶的影響了其他人的態度,使大多數人也不敢在明面上給阿寶難受。寧王妃原本都想著法子要去向阿寶討要解神醫了,甚至計劃著若是不行的話,直接讓寧王和她父親上書讓解神醫出仕,到時想招個太醫到府裡來,還招不到麼?可誰知李繼堯弄了這麼一手,阿寶一時風頭無兩,便不敢再出手,只能將此事壓下另談??
易叔在京城裡呆了幾天,阿寶是親王妃,不好天天召見個外男,只好讓蕭令殊去與易叔聊聊,幫忙多詢問一下她那中二爹這一年來在邊境沒她盯著乖不乖,有沒有再受傷之類的??
此舉正中易叔的下懷,恰好可以有此機會近距離觀察一下姑爺,回去也可以和將軍有個交待。至於蕭令殊,阿寶發了話,便聽從,加上他也想從易叔這裡瞭解一下北禹國及西洋商船的事情??
如此,兩人皆大歡喜??
他們是歡喜了,但威遠侯府有人不歡喜!
老夫人生氣地捶著炕,直罵白生了個兒子,不懂得孝順母親不說,連帶回來的禮物給的都沒有女兒的十分之一,還像話麼?還不如當初生下來就丟掉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