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1部分

護,看看能不能撞上什麼‘新聞’,一次不行就來第二第三次,總之引蛇出洞要有耐心,同時也不能拿二村姑的性命冒險。”說完了這些,兩道寒若子夜星辰的目光掃向柳笤的臉,問,“可一字不差的記住了?”

柳笤困惑地點頭,孟瑄思忖一下,又說:“轉達李間與那名兇手,雖然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但是人死不能復生,念往日舊情誼,我不拿她入官問罪,但她也不能再回南方去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自今而後,若是在青州之外的地方看見她……直接把這話告訴那個兇手,我也是能下狠心的人。”

柳笤聽得一愣一愣的,不過見公子如此鄭重其事,顯然不是一件路邊遇美、納妾的小事,於是如數記全了這一番話。

孟瑄最後吩咐他,等事情徹底結束了再來回報,於是柳笤領命行事去了。孟瑄微微頷首出神,料想這個樣子說,以“幕僚智者”之名屈居一農莊管家的李間定然能夠聽得懂,再聯絡上一次藍衣村姑之死,他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孟瑄輕嘆一聲,方勒馬繼續前行,“駕!駕!”

當日旁晚,三千精兵進城,從東門進城後直奔鄭反一黨的殘兵駐紮地而去,出其不意地遭遇了一支神秘步兵的伏擊。此時天色已經黑透,精兵不熟悉地形,巷戰也不利於騎兵發揮,於是為了把傷亡減至最低,孟瑄引兵出北門,在城外伺機而動。

那一支步兵顯然是專令專行,只為了攆孟瑄軍出城,等他們一出城就緊緊關閉了北門,一隻耗子都再也進不去。孟瑄將兵布在官道的岔路口,自己一人攀牆進城,看看那些人想搞什麼名堂,可上了城牆的門樓之後發現,方才那一支鬨鬧的千人步兵部隊,竟然在不到一盞茶的工夫裡平地蒸發了!

孟瑄沒有開北門重新引兵進去,而是轉到西門和南門去察看,這一看之下,哄亂的情況讓他立刻勃然大怒——魂淡哪!王崎這個狗官,怎麼他“第二次”做了這樣的事!

原來,青州知府王崎在“坤空間”那邊就幹了一件天怒人怨的惡事,在叛匪強攻城池的危急時刻,王崎為了守城保官,將全城百姓無論男女老少,統統趕上城牆去守城。而那些叛匪也不是什麼良善之輩,直接拿著遠端弓弩一通亂射,射死百姓無數,城頭上哭叫求助的聲音傳出幾里之外,場面慘烈非常。被當時率軍趕到的孟瑛看見,大罵王崎一通,綁了關起來,要等亂平之後交由朝廷處置。

孰料那時的孟瑛不是叛匪的對手,最後還是保定侯孟善率軍來解圍,從叛匪手中救下孟瑛,錯亂之間也沒處置王崎,給了他翻身的機會。王崎花銀子活動關係復官之後,反而向朝廷參奏孟瑛好幾本,不光把死於守城的百姓的人頭記在孟瑛名下,還奏本保定侯孟善沒有接到聖旨就擅動大軍,心懷不軌,著實讓朱元璋忌憚了孟善一回。

還好(*^_^*)幾個月後朱元璋就翹辮子了,登基的新帝朱允炆依然倚重孟家,也把這一筆舊賬揭過不提,於是孟家感恩戴德,繼續一心一意效忠新帝。

孟瑄氣憤的是,明明換了一個時空,明明鄭反等人死後,王崎被解放出來,援軍也及時趕到了、與知府衙門信箭溝透過了,城中形勢一片大好——在這種情況下,王崎還將百姓趕上城樓,卻是何道理?

再仔細一看,城樓上的百姓還不是一般的百姓,不是城裡穿著體面的平民,而是一個月前從北邊、西邊過來的帶著瘟疫的難民,個個面黃肌瘦,衣衫襤褸。

聽說這一批因為時疫緣故而背井離鄉的百姓一到青州,知府王崎就一直致力於驅趕他們出去,只是還沒成功,王崎就先中了叛匪鄭反的詭計,成為砧板上的魚肉,府兵也不知為何中了邪,自相殘殺,僅剩的一千步兵也被鄭反收編他的麾下。

沒想到王崎這個老不死的出了牢籠,不去焚香祭天,懺悔己罪,反而變本加厲地迫害這些孤苦無依的難民。他大約是打著“一石二鳥”的主意,一拿著這些人守城,到時候平復青州之亂的功勞有他一份兒,那免官撤職的事當然一筆勾銷了;二可以“消滅”多半帶病的難民,完事兒了將屍體一燒,青州就去除掉一個大麻煩。

想到這裡,孟瑄心裡動了殺機,不為坤空間的那一段王崎與孟家的私怨,也要為民除害,殺了王崎這個冷血自私的官場敗類。

他攀上西城門探看守城難民的情況,怒意登時又被勾動了兩分,原來難民之所以傻傻的跑上城樓,幫助王崎守城,是因為城樓的青石地面上鋪了一層生米,就像釣魚的魚餌一樣,將這些人從飢餓溼冷、相對安全的中心街道,勾引到了這一道危險卻能填飽肚子的城牆頂上!然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