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珩定定神,到底把最鬧騰的大臣壓住了。跟靠得住的一些臣子一起,商擬目前的對策:要在現在談什麼抗風沙。是來不及的。只好把受災嚴重的居民先往內撤,南邊的糧先往西邊調。等風沙定一點,除沙復田、補種抗旱作物,一樣樣再慢慢的來。
大臣退後,二皇子求見。
其實二皇子一聽說大臣進宮,也就進來了,卻不敢穿過大臣站到父皇旁邊,免得像要侵奪父皇權勢;更不敢站在大臣這裡,免得像幫著大臣逼宮。他侍立得遠遠的,看大臣走了,連忙出來跟父皇問安,表示他頂頂關心國事、也頂頂關心父皇。
崔珩支著額,問他:“都聽見了?有什麼想法?”
二皇子就躬著腰談了點想法,很中正,很中正。
崔珩強打精神,就幾個要點作了啟發,二皇子表示:父皇英明仁德,真是人所不能及!
崔珩忽然深深的疲倦了:“皇兒!想我作皇子的時候,陪侍在你皇祖父身邊學習政務,也是夙夜匪懈,不敢多一步、生怕少一步,累得很。”
二皇子不知父皇怎麼忽想起當年來,只好躬身唯唯喏喏。
崔珩道:“我如今叫你,是不是比我當年更累?”
二皇子連忙叩頭,又回奏道:這幾年國家的積疾都恰巧起出來,虧得父皇怎麼英明神武能治下來的,他作兒子的在旁邊看了,學習得很多。料這一兩年把難關度過,國家又能欣欣向榮,父皇可作江山千秋萬年,他能作這樣父皇的兒子,就已經覺得很榮光。
回答得真好。崔珩想自己作人家兒子,也不過回答得如此這般了。但這些回答裡,有幾句是真心?假是不假,可要論起真心來……
他揮揮手,很慈祥的說:皇兒你還年輕,做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容易,再學學,父皇很看好你。
二皇子叩首退了。
崔珩還在想:怎麼這麼倒黴呢?這幾年,接二連三的起了這麼多事?
沒有一個人能告訴他:他以為的倒黴,其實,都是空穴來風,並非無因。
只不過那些因果,沒有人能反應給他而已。
是重要的,就是底層窮人的苦楚掙扎,官員的本子一些兒也沒反映,都是盛世太平——
對,你從錦城、到京城走一走,看到也都是太平,眼角偶爾掃到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