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的農民補充進各地衛所,既屯田又當兵,如此做法給大同帶來了極大的活力。

梁濤從眾衛所裡頭的農家漢子中許以優厚的軍餉,挑選出了兩萬身體素質極高的精壯漢子,號稱“解難軍”,日夜嚴訓,以期其儘快成善戰之精銳。如此一來,大同便有了三萬正規軍。梁濤又將所有部隊全部打亂重編,以老兵帶新兵的方式,爭取儘快讓新兵適應戰爭,併成為將來的自己能夠動用的嫡系軍事力量。

自崇禎三年11月以來,大同府治下人口暴增,大多是周遭百姓遷來大同分了田地,最終在大同落了戶。更有甚者許多其他邊鎮的衛所士兵聞知這裡有糧吃、有餉發,紛紛逃離原先的衛所來到大同府轄下各衛入戶,大同各地成為大明西北邊疆少數幾處沒有流民之地。

第二十五章 大同(二)

自萬曆皇帝以來,數十年裡大明天災不斷,原本種地是最不保險的事兒,可無論如何,是人就要吃飯,而飯自然是從地裡長出來,所以你不種地--不行,哪怕收成再差--也得種!

這是所有農民的普遍心態,便是地主階級再白痴也都明白這個理兒!地主階級唯一不明白的便是--地裡收成不好,他們怨誰也別怨給他們家種地的佃戶,不斷地加租會使得原本就吃不飽飯的他們陷入全家餓死的境地既然左也是死右也是死,不如反了他的,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殺了地主老爺分糧去!

所以各地農民起義猶如田裡瘋長的野草一般,無窮無盡,體現出“離離原上草,野火燒不盡”的頑強的生命力!自然而然,如此情勢之下,無論官軍這把鐮刀如何鋒利、亦或是割得如何起勁賣力,卻總也割不完!

明朝朝廷派的租或許並不重,至少他們能夠吃上飯,不至於餓死。可再加上地主老爺的各式各樣的田賦,有些地方佃戶種一畝地,就要交九層給上頭,自己手裡頭拿到的只有一層,這樣能全家吃飽?不反才怪!

其實古人大多不願背井離鄉的,然而這年頭為了吃飽飯,造反的事都有人敢做,那遠離家鄉找個能活下去的地方也就算不得什麼了。

此時的大同在周邊鄉間的農民們眼裡,絕對算是個不錯的去處!原因無他,大同府定下的稅率算不得低,然而在這年頭絕對算得上仁慈,更何況還有田地可領,這是明中後期的農民所不敢想象的!

大批大批的無地農民湧入大同,雖然初期給大同的帶來了一些不穩定因素,然而從長遠來看,卻是無比明智的做法!

大量的事物忙得大同的知府、通判一類負責民事的官員焦頭爛額,卻又不敢抱怨,梁濤見此,“頗覺過意不去”,差人每人封了個紅包,包括那個司禮監派來監督地方的人妖太監也都大大得拿上了一封厚厚的那啥,是以各方都十分歡喜,都覺得新來這總兵大人會辦事,體貼下屬,比前任那蒙古蠻子滿桂(滿桂是明朝的蒙古族將領)“溫柔”多了!

梁濤為了妥善安頓好前來投奔的流民,特意又另外派出了數支巡邏部隊,既可以維護治安,避免大量人口流入而導致的犯罪事件,又能夠監督地方的分田工作,凡是陰奉陽為之人,一旦所查屬實,當場格殺示眾!是以,整個分田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當然,解難軍練兵工作也沒停下,三萬人編制的部隊,共分成三十支,輪流每天出動一支幫助官府屯田司負責分田和屯田相關工作,除此之外,由於趙年在留守鳳凰嶺期間,按照梁濤原先的訓練方法,將三千新兵操練得頗有虎狼之師的氣勢,是以梁濤藉此提拔他為副將,由他專門負責操練三千火銃士卒。軍隊的一切事項--都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

大同的一切,正按著梁濤想象的軌跡執行著!

--------------------------------------------------------

崇禎三年末,三邊總督楊鶴對陝西義軍招撫無效,各地烽火紛紛再起,義軍聲勢浩大!

紫禁城,乾清宮裡,崇禎皇帝放下手裡的奏章,不禁嘆了口氣,旁邊的秉筆太監王承恩急忙弓著身子小跑過來小心的問候著:“萬歲爺,您這是怎麼了,身子骨不舒坦嗎?”

崇禎擺了擺手,“承恩吶,你說,朕的江山這是怎麼了,怎麼總剿不完的匪、老打不死的建奴狗賊,你說,這到底是我們朱家造了什麼孽”

崇禎越說聲音越響,嚇得旁邊的王承恩趕忙跪在了地上,“萬歲爺息怒,您是萬年不遇的英主,這天底下就沒有您過不去的坎兒!”

崇禎繼續嘆了口氣,倒也沒在說什麼,只是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