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也身外。"

蘇菁琴兒和墨兒等都紛紛拍掌。

琴兒贊評:"王姑娘這詞唱地可太好了! 今兒個出城上香,賞玩冬景,不正是常自在嗎?雖春日未來,但也就是兩三月的工夫,潤花將盛開,為山河添新彩。屆時咱們再一起出來,賞春追蝶放風箏,那該多好啊!"

蘇菁兩眼彎彎,滿心歡喜。 她很少聽這種民間小曲,此時聽來,雖少了現代音樂的和聲技巧和變化,卻更注重唱曲人的嗓音婉轉自如。 別有一番風味!

青春年少的幾位姑娘,唱曲談笑,趕馬的衛成雖安靜地趕著馬,嘴角也不由得揚起一抹輕鬆笑意。 今兒這可是優差啊! 他是四爺的暗衛之一,平時都是要躲在暗中,不離四爺左右,時時刻刻的保護著四爺。 昨晚被告知要被派來保護幾名ㄚ環,害得他被幾位兄弟取笑。 沒想到出了門還有曲兒好聽,樂呵樂呵著呢~

棲明寺位於一處竹林裡,竹林裡的小徑馬車可進不去,眾人只得下車步行前進。 衛成藉口為家中老母祈福,也跟著一同前往。

竹林中的空氣清新,放眼望去,一根根高聳入天的竹子,間差著從上方透露下來的陽光,不由得胸中煩悶之情一掃而空。 五位姑娘中,只有王荼自幼飽讀詩書,見此美景,情不自禁的開口吟道: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墨兒名中雖有墨字,但胸中可沒多少墨水,也就是多識得幾個字罷了。 聽了王荼這首詩,問說:"王姑娘,這詩是什麼意思啊?"

"這是宋朝蘇軾,蘇大學士所做的詩。 蘇軾很喜歡竹子,寧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對居住環境都有相當高雅的品味,這是對竹的高度評價,而竹是代表著超凡脫俗,清新高雅。他說居住的地方必須有竹子生長,哪怕那裡離鬧市太遠而沒有肉吃;沒肉吃充其量叫人缺少點力氣,而沒有竹子的居所就會令人落入俗人之列。"

琴兒和墨兒都讚歎不已,"這位蘇先生真有才學。 看看這地兒,可不正是又清新,又高雅嘛?今兒咱們也都做一回文人雅士了。"

圓兒對自家小姐那可是相當的維護。

"咱們都沾了我家姑娘的光呢!" 得意的眼神一掃,卻看到落後的蘇菁和衛成蹲在一旁喃喃私語。

"菁兒姑娘,菁兒姑娘~"

蘇菁抬頭,"什麼事啊?"

"剛剛我家姑娘唸詩了呢! 這片竹林這麼的高雅,正好襯托出了我家姑娘的氣質。妳說是嗎?"

王荼臉紅過耳。

"圓兒,你胡說什麼呢?我只是忽然想起了蘇大學士的詩,妳怎麼就能扯上一些亂七八糟的。"

蘇菁不以為意,"哦~蘇東坡的詩啊?我聽師傅念過,但我覺得他就是個不切實際的公子哥兒~"

王荼訝異的看向蘇菁,"菁兒姑娘,妳怎麼會這麼以為呢? 東坡居士乃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詞豪放不冀,深受後人之推崇。"

"我不懂什麼唐宋幾大家,我只知道,沒有糧食好吃的人,看到了竹林,第一個想法應該是挖竹筍出來吃。 然後是砍下竹子。 竹子可是好東西啊,長的能蓋房子,短的能做傢俱物什。 連廢料都能做成筆筒杯子什麼的。 竹葉能拿來包粽子,可以說,沒有一丁點兒浪費的。 蘇東坡能說:無肉令人瘦,人瘦尚可肥。 那他都煮出了那肥而不膩,入口速溶的東坡肉,一邊又跟人說,沒肉吃不要緊。 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所以我覺得,他就是個不懂得怎麼過日子的公子哥兒。"

蘇菁隨口說著,但其實手上可忙著呢。 正指揮著衛成拿短劍給她挖筍子。

王荼和圓兒目瞪口呆,琴兒和墨兒卻捧腹而笑。

待得衛成挖出了幾顆筍子,蘇菁才心滿意足的繼續向寺廟走去。

"走啊走啊~你們都傻站在那兒幹什麼?待會兒咱們不是要在廟裡吃素齋嘛?請師父將這些筍子切塊,放進鍋裡和米飯一起蒸,蒸出來的米飯可香了。我小時候額娘都這麼做的。"

"妳小時候?妳額娘就是這麼帶著你挖筍子的嗎?" 王荼問。

"是啊~米精貴著呢! 額娘就常常帶我下地,去挖些地瓜和筍子,切了塊跟米飯一起蒸煮,這樣煮出來的米更香更有嚼勁,而且吃了容易飽。"

琴兒和墨兒不語,她們都是四貝勒府上的家生子兒,哪兒試過吃不飽的日子呢?倒是衛成圓兒幼時也是苦過來的,聞言紛紛發表意見,一路上又順手摘了好些個可以食用的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