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前去看看呢?”
元子青聞言卻並未見歡喜之色,只是道,“或許吧。”
眉畔略略思量,也就明白了。
福王府不可能兩個兒子都那麼優秀。如今元子舫在海州那邊,管著開海的事宜,那他元子青在京中,就要越老實越好,免得讓皇帝不安心。
所以即便他有再多的胸懷抱負,短時間之內,能做的事其實不多。
人畢竟還是生活在紅塵俗世當中,需要顧慮的事情太多。眉畔不願意見他如此,她的青郎不應當如此。他清雅高潔,亦可放下身段,本該做成一番事業,不應囿於這樣可笑的世俗羈絆當中。
總有些事,是即便現在也能做的。
“縱使不能去,但能看到描寫這些景象的書,其實也不錯。”眉畔道,“古語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即便坐在家中,亦可便閱大楚河山。又何必拘泥於親眼所見?再說,青郎你文采斐然,當知許多景色其實也只是尋常,只是用文字敷衍出來,反而浩浩蕩蕩,令人歎為觀止。真見了說不定會失望。”
元子青的眉眼柔和下來,“有理。不過你不必寬慰我,這些事我心裡早就有數的。”
從前他身體不好,福王府的未來,本也是要交到弟弟的肩上。若是因為自己身體好了,反而讓弟弟受自己限制,只能真個去做紈絝子弟,元子青倒要不安心了。
“倒也不是寬慰。”眉畔腦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她越是琢磨越是覺得可行,便對元子青道,“其實我有個想法,也不知能不能成。若是說得不對,青郎可別取笑。”
“你只管說。”元子青壓低了聲音,含笑道,“不會笑你。”
“我想……青郎你讀過那麼多書,不如自己撰寫一本?或是將看過的書編纂出來也可,哪怕只是修訂校正古書,也是功德一件。若能刊印出來,發行於世,讓天下讀書人都受益,這可是功在千秋的好事,並不比開海遜色呢。”眉畔道。
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