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但凡是嬪妃,就沒有不想做皇后的。
但凡是雍正皇帝的妃子,就沒有不想幹掉明蓴的。
她憑什麼能得皇帝另眼相待,不管到哪裡都帶在身邊?憑什麼能享受寬大的屋舍、精美的飯食、珍奢的首飾?。
為什麼是她?為什麼總是她?為什麼從來不是我?我不像她這麼貪心不足,只要能享受一天她的尊貴和寵愛,讓我怎麼樣都願意。
她掉一滴淚,帝王都會為之心疼不安,而我呢,我在後宮裡耗盡青春,也沒有一個人關心在乎。
這是在場所有人,都會有的想法。
我瞧了一眼皇后的屋子,又暼一眼明蓴遠去的身影,侍女過來接我:“小主,天涼得很,再加上這件大衣裳……”。
是的,我還只是劉貴人。還只是小主。
但我和這些只會哀怨腹誹的低等嬪妃不同,我之所以一直盯著明蓴,一直想著皇上,前者不是因為恨,後者不是因為愛。
我要找出明蓴得寵的原因,我要找出帝王心裡的軟弱。
我要取明蓴而代之。
明蓴之寵,蔭及父兄。她能成功,我一定也可以。
是的,她美貌無雙,她才情過人,她飽讀詩書。但是在後宮裡,她這個讀書破萬卷的人,未必及得上我這個除了女四書什麼也沒讀過的半文盲。
明蓴不是我的敵人,她是我的目標。
其實想想,也會覺得她頗為可敬。明蓴得寵後,皇后向陛下進言選秀,往宮中進了一大批和明蓴同齡、美貌可人、出身低微的答應常在。我就是其中之一。朝臣向陛下進獻有道行的道士進宮,這幫不知廉恥的道士,甚至與嬪妃爭寵,互相陷害。
萬敵環伺,明蓴竟然一步步上位,誰也不能扳倒她,誰也不能替代她。
我會一直看著她。我總會有機會,我求的不是陛下的真愛,我只要進位,只要寵愛,只要榮華富貴。
從明蓴偶爾回看過來的視線裡,我總能找到更多的自信。
她是記得我的,她對我沒有不屑,我能感覺到她的小心。連明蓴都肯定了我,我又怎麼能不鼓勵自己?。
現在我還只是貴人,但總有一天,我也會成為和她一樣的妃子。
如果有我得勢的一天,我會怎麼做呢?。
我想,第一件事情,應該就是——狠狠地欺負她。最好明蓴這總愛裝高貴的小妮子,能夠被欺負得在我面前嗚嗚哭泣,委屈地含淚看著我。她不是很愛在陛下面前玩這手嗎?我得讓她當面演示給我看看。
聽說宣妃之所以能從婢女逐漸走上寵妃之路,一大必殺技就是楚楚含淚。
就我所見所聞,陛下也確實很愛惹哭她。看著小美人兒梨花帶雨,嗚嗚咽咽,想必真的很爽?
要我有得勢的一天,我一定也像陛下似的享受享受……。
想著想著,我竟捂嘴笑出聲來。侍女驚愕地瞧著我。
等等,這些想法……怎麼聽著這麼變態呢?。
作者有話要說:
劉貴人就是日後的謙妃。另外,正常來說我認為十六歲的小姑娘們都不會喜歡五十三四的雍正,哪怕他是個遲暮的美人。所以,四四你的愛慕者可能就只有皇后啊熹妃啊齊妃啊裕妃啊這些老女人了……請你不要介意……
如果實在不滿意的話,加上十三十四怎麼樣?國之禎祥啊。
以及,謙妃涼涼的奮鬥史大概是一篇勵志宮鬥文,所以,這一小篇可以看做是宮鬥文女主VS小言文女主。
揣測
謙妃篇 第十五章。
當我不愛你的時候,就什麼都不愛了。——瑪格麗特杜拉斯。
雍正八年的秋天,至今想來令人振奮又懷念。那一年,皇長子弘暉突然現世,給所有人的生活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就連我也一樣。
對不同的人來說它的影響有好有壞,但從整個時代來看,這似乎是一件讓人愉快的好事。
整個雍正朝歷經十三年,無論是廟堂之上還是江湖之中,總瀰漫著一種說不出的壓抑氣氛。雍正元年的時候我才八歲,雍正十三年的時候我卻已經二十一歲了,從懵懂無知的小丫頭到經歷風霜的皇子之母,我人生中最精彩最有意義的年華,都在雍正年間。
我卻不太喜歡雍正王朝。
雖然在這十三年間國庫充足,國力蒸蒸日上,但總感覺所有人都活得不大開心。
緊張、壓抑、焦躁……這樣的空氣似乎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