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人耳目,而實際上,則是李煜要此二人為自己研製火藥,以作為奪取天下的秘密武器。
好在李煜對高中時候學習的火藥的反應式還有印象,“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混合比例規格更是記憶猶新,再加上史守衝、潘佚多年的煉丹經驗,總算初步研製成功。
而事實上,火藥用於軍事,在唐末已經有過先例,故而對於史守衝、潘佚的思想工作,李煜亦變得容易許多。
只是此二人常常抱怨,說是李煜暴殄天物、大材小用,不該讓他們兩個堂堂的仙道來幹這等折壽殺戮、有違天倫的事情。結果他們卻被李煜一些簡單的化學常識說得體無完膚,所謂仙道的謊言被猜穿,最終只好心甘情願的替李煜效犬馬之力。
不過火藥的問題雖然已經解決,然而火槍、大炮之類的器械發明還是沒有著落,李煜雖然能憑印象畫出火器的形狀,但畢竟對內裡的工作原理不清不楚,遂尋找器械方面的能工巧匠,成為了李煜近段日子最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之一。
至此,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中,除了指南針之外,李煜都已見識過了。同時他亦希望可以傾盡自己所能,一一的對這些發明的做些長足的改進,以推動歷史的程序。
想起指南針,李煜又是心中一動,須知指南針是海上航行最為重要的儀器,在歷史上,直至元朝才廣泛運用於航海之中,預示著航海新時代的來臨。
元朝將指南針用於航海,稱之為“定盤針”,不僅如此,元朝還研製出第一具支撐式的指南工具——即指南龜。
李煜記得自己曾無意中見過指南龜的結構示意圖。它是用木頭雕成龜的形狀,然後在中空的腹部嵌入磁體,再將木龜放置在竹製的尖柱上,由於地球磁場的作用,木龜的首尾就自然而然的指向南北了。
想到這裡,李煜的熱血竟不自禁沸騰起來,若是自己命人制成指南龜,然後將國人的視野引導擴向海外,則已如今南唐水師的實力,必定可以迎來了嶄新的航海時代。
明朝的鄭和下西洋,說不定亦能夠在此預演。看來自己除了要留心騎兵之外,對於水師亦有必要格外關注了。
李煜美滋滋的幻想了一番,得盧梓舟的提醒之後,始知此史守衝、潘佚二人已經來到府上,而且還靜候了許久。
李煜當下收回心神,照例詢問史守衝、潘佚一些火藥的程序的問題,之後則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問道:“史先生博聞廣志,可知當今世上,有什麼能工巧匠,最精於奇技淫巧?”
史守衝得意道:“殿下問貧道此事,可還真就找對人了。貧道心中,其實有一個不二人選,只可惜此人淡泊名利、退居山野、甘為農夫,無志於朝廷,故貧道恐怕殿下即使找到此人,也未必能勸服他。”
李煜為之一振,道:“這卻是本王自己的事了,你且不妨說說,此人姓誰名誰,現今又在何處?”
史守衝搖頭道:“貧道被困天牢近二十年來,時移世易,我又如何知得許多。不過若此人沒有更名換姓,應該叫做墨經,殿下也許在江州廬山能找到他。”
李煜道:“又會這麼巧的?本王正準備去廬山一趟,史先生不如就陪同本王去廬山雲遊一番,如何?”
豈料史守衝卻斷然拒絕道:“不去,炸死我我也不去。”
李煜愕然道:“先生莫不是怕了這個墨經?”
史守衝哂道:“我與墨經情同手足、多年不見,我倒是巴不得殿下能尋得到他,並請他來江寧府,這樣貧道也好和他好好的敘敘舊。貧道又怎會怕了他。”
李煜不解道:“既然如此,本王邀你同行,你卻有什麼顧忌?”李煜看史守衝沒有要說的意思,轉而問向潘佚,道:“潘先生可知這是為何?”
潘佚正要說話,史守衝自然一個勁的阻止,最後史守衝卻敵不過李煜的高壓,只好告饒,道:“實不相瞞,在廬山有一個我這輩子,最怕見到的人。”
李煜好奇道:“是誰?”
史守衝露出難得的羞愧之色,道:“他叫史畏名,是我兄長。”
“史畏名?”李煜皺眉道,“名字倒挺奇怪的。能令先生如此害怕之人,想來必定非同尋常,本王倒還真想見他一見。”
第五十一章 鳳結珠胎(上)
史守衝一聽,立即覺得遍體生寒,顫道:“殿下你見歸見,可千萬別是見獵心喜,把他給帶回江寧府來了,否則到時候貧道臉上無光、心中緊張,恐怕會一個不留神把殿下的火藥給配錯了。”
李煜反而更加來了興趣,好笑道:“聽先生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