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7部分

是在這裡,卻是一片熱騰騰的場面。

訓練場上,陸軍裝甲教導團的百輛戰車、裝甲汽車、自行火炮以及載重卡車正以多路行軍縱列透過國旗飄揚的檢閱臺。

“戰車終於服役了。”

穿著一身陸軍軍裝檢閱著臺下部隊的唐浩然,有些不受控制地自言自語道,望著那些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坦克,不對,應該叫戰車才對,他的臉上不禁展現出笑容。

早在多年前,在對俄備戰期間,唐浩然即開始幻想著裝甲叢集的出現,不過這個夢想卻一直受限於技術,而使終未能成真,即便是在對俄戰爭期間,至多也就只是出現了“裝甲車”,那些裝甲車是簡易的,僅只是加裝一層鋼板,再加上幾挺機槍。

後來,正是那種簡易裝甲的成功,促成了裝甲車,以及隨後的半履帶裝甲車的出現,而且在這個反裝甲技術幾乎為零的時代,那些裝甲厚度不過只有六七毫米的半履帶裝甲的效能足以滿足軍隊的需求,但是未來呢?

半履帶戰車總歸是脆弱的,中國需要真正的戰車,那種唐浩然最為熟悉的坦克,為此,在過去的多年間,軍方一直在進行著試驗,不過那些試驗卻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履帶,準確的來說是履帶的壽命。

普通拖拉機履帶的鋼材無法滿足戰車的需求,而懸掛裝置同樣限制著戰車的使用,畢競陸軍需要的不是那種行走一兩百公里就需要進行大修的戰車,他們需要的是可以在戰場,縱橫馳騁的鋼鐵戰車。

終於,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鞍山鋼鐵公司去年研發了新型錳鋼,而汽車公司用多年時間研發的新式履帶結構和懸掛裝置的成功,終於令戰車的行駛壽命超過兩千公里,而這意味著,戰車可以裝備軍隊,中國陸軍終於有了真正意義領先於世界的先進戰車。

“三人炮塔、五人車組……”

在唇邊唸叨著這些名詞,唐浩然的腦海中回憶著這些名詞,這些名詞看似看不怎麼起眼,但事實,這正是坦克的發展趨勢,而這個趨勢,越是經歷了二戰的血雨腥風之後,各國才總結出來的經驗。

不過,現在,這些名詞與眼前的四年式坦克,都沒有任何關係,四年式坦克更多的象是拖拉機,實際上,它正是以拖拉機的名義研製的,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並不是坦克,而是類似於坦克的小型履帶式裝甲車,或者套用另一個時空中的稱呼——“超輕型坦克”。

確實,他確實太小了!

小的甚至有些可憐!

“陛下,四式戰車所採用的全履帶行走裝置,長3。25米,寬1。62米,高1。65米,戰鬥室位於車體後部,上部有一個可旋轉機槍塔,主要武器是一架7。9毫米機槍或一門37毫米步兵炮,根據目前初步制定的配前,每三輛戰車之中有一輛配置37毫米步兵炮……”

聽取著介紹,於心底感嘆著它的尺寸之小時,並不妨礙唐浩然用望遠鏡觀看著在訓練場作著集團機動展示的戰車,或許它很小巧,但並不妨礙他的威力,尤其是對於步兵部隊的優勢。

“陛下,四年式戰車採用的是37毫米主炮,配彈達80發之多,其發射榴彈可摧毀各類野戰工事,而使用機槍的戰車,就像是移動的堡壘一般,可以攻擊步兵,掩護火炮戰車,基本於陸戰上,它完全沒有任何對手,其絕對堪稱是完美的陸戰利器。”

“哎呀,太小了……”

瞧著那矮小的戰車,唐浩然忍不住輕聲感嘆道,他甚至覺得的有些不太舒服,因為那坦克看起來有點兒面熟,嗯!有點像二戰時日本的豆坦克,尤其是那尺寸,實在是……不怎麼起眼。

“陛下的意思是……”

“朕明白,這是技術的關係……”

技術,之所以研製這種超輕型坦克,完全是受限於技術,現在的技術條件還不能夠製造那種十幾噸甚至二十幾噸重的坦克,甚至就是這種“豆戰車”的出現,都已經堪稱“逆天”了,畢竟其它國家甚至都沒有成熟的裝甲車。

“現在我們的技術只能滿足這一點,但是,我們要著眼於未來!”

恰在這時,空中一架雙翼飛機拖著轟鳴聲駛過,幾乎是在對俄戰爭結束的同時,東北大學終於發明了人類史上的第一架飛機,那時因為戰爭的關係,這個發明幾乎不為外界重視,與幾個月後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不同,根據唐浩然繪製的簡易草圖設計出的飛機,造型更接近後來的雙翼機,但是其效能卻用了差不多三年的時間,方才逐步完善。

從去年開始,完善後的飛機開始進入陸海軍,作為偵察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