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熟練,解開“燕尾”,略略梳一梳,三盤兩絞,便梳成了一個漢妝的墜馬髻。
“當年封蘭貴人的時候,那裡會想到,自己這輩子,還會再有這麼一天?”
慈禧太后故作豁達地說。
“更沒想到,我一個旗人,竟然像還要再做著漢人打扮,好活下命來……”
李蓮英沒有回答太后的問題,只是略停一下問道。
“請老佛爺的旨,除了皇上、皇后,再派什麼人隨駕?”
這使得慈禧太后躊躇了,宮眷如此之多,帶這個不帶那個,顯得不公,倘或全帶,又是累贅。到時候不定大家全都得擱在半路上,於是想了好一會,才毅然決然地說道。
“誰也不帶!”
就這時候,正在壽皇殿行禮的皇上已經趕到了,慈禧太后不等他下跪請安,便立即大聲說道:
“你這一身衣服怎麼行?快換,快換”
於是宮女們七手八腳地為皇上摘去紅纓帽,脫去袍褂,李蓮英找了一件半舊玄色細行湖縐的薄棉袍,替皇帝穿上。皇上的身體瘦弱,而衣服又是寬襟大袖,又未束帶,看上去太不稱身,但也只好將就了。
其時各宮妃嬪,都已得到通知,齊集寧壽宮請安待命。慈禧太后自顧這一身裝束,實在有些羞於見人,但既為一宮之主,出奔之前,無論如何,不能沒有一句話交代。
“賊逆要攻進宮了!”
慈禧太后說得很慢,聲音也不高。
“我跟皇上不能不走,為的是大清國的將來。你們大家暫時不必跟我一起走你們別怕,耐心守個幾天,我跟皇上到了公使館,看情形再降旨。”
話到此處,已有嚶嚶啜泣之聲。慈禧太后亦覺得此情難堪,拿衣袖拭一拭眼淚,少不得還要說幾句安慰大家,並藉以表白的話。
“其實我亦捨不得你們,不過事由兒逼著,也是沒法子!”
慈禧太后靈機一動,撒個謊說。
“我已經交代慶王說了他會跟李鴻章他們交涉,想來李鴻章也是我大清的老臣了,便是顧著面子,也不至留難你們這些弱女子,我和皇上那邊,再和公使們商量著,到時候公使館那邊施加些壓力,想來李鴻章他們也一定會好好兒保護你們,各自回去吧!”
宮中的妃嬪,誰也不敢跟慈禧太后爭辯,而且看這樣子,跟著兩宮一起逃難,顯是不可能了,便是出了宮,外頭兵荒馬亂的,沒準也會性命難保。這樣一想,就更沒有人提出願意扈從的要求,說著所有人都跪了下去。
“皇太后、皇上一路福星,早日……迴鑾!”
然後在東華門前排班,等著跪送兩宮啟蹕,最後兩字說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哭出了聲來,任誰都知道,怕皇上、太后這麼一走,是沒有再回鑾的可能了。
這大清國都要亡了……
在慈禧太后,到此地步當然什麼儀注都顧不得了出東華門急步往西而去,後面跟著皇帝、皇后。此外就是一大群太監、宮女了。
第236章 雙英
位於科爾沁草原上的綏安城(既今通遼),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東北滲透草原的象徵——這座城市因鐵路而生,因鐵路而興的城市以車站為中心,因草原貿易而興。隨著瀋陽至庫侖鐵路的開通,在鐵路沿線興起了一座座市鎮,那些市鎮無一例個都以車站為中心,以從事草原貿易為主。
因為沈庫鐵路為商辦,加之鐵路公司購進沿線附屬地,使得這些沿線市集形成與其它任何中國城市不同的特點,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沿線市鎮“商人自治城市”,至少在名義上,其既非蒙古王公貴族所管,亦非東北所轄。
作為進入草原的第一站的綏安,與其說是一個城市,倒不如說是一個大型貿易站,冬去春來,隨著冬天的結束,在蒙古牧民紛紛剪下綿羊的羊毛,毛商們依如往年將數以萬噸的優質羊毛運至綏安的時候,他們卻意外的得到一個通知——沒有車皮。
什麼時候會有車皮?
答案無從知曉,儘管車站回答沒有車皮,但無論是毛商也好,牧民也罷,都看到了這個中國僅有的一條米軌鐵路上,機車轟鳴著牽引著車廂往西北,往庫倫的方向駛去,****夜夜,從未曾停止。
吳佩孚睡不著。車廂外風的呼嘯聲透過廂板的縫隙傳入車廂,透過鋪位上方的小窗可以看到綠色的草原上如同雲朵般的綿羊。
在東北總督府的主導下經過長達十年的推廣,蒙古草原成為了東北的牧場,每年為東北提供十數萬噸羊毛,而在這一過程中,蒙古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