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頭銜中順理成章的多了一個芬蘭大公的頭銜。
為了在芬蘭境內消除瑞典的勢力,和便於管理,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將芬蘭的首都由鄰近瑞典邊界的圖爾庫搬遷到赫爾辛基,那時的赫爾辛基只是一個小小的岩石漁港,經過兩代人的建設之後,終於成為了一座芬蘭灣最為重要的城市之,它的市中心建設規模十分宏偉,德國建築師恩格爾設計了大量新古典主義建築,包括參議院廣場、市政大廳,赫爾辛基大學、******和大教堂,相同的是聖彼得堡的許多建築也是恩格爾所設計,因此赫爾辛基有些地方與東邊260裡遠的俄羅斯首都非常相似。
赫爾辛基南碼頭北側的聳立著一棟白色的宮殿,這棟宮殿是沙皇的行宮或者說芬蘭大宮的宮殿,這座近百年前建成的宮殿儘管遠不及聖彼得堡宮殿那般奢華,但置身於白色的宮殿外,人們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莊嚴,這是一棟十分莊嚴的建築。
在絕大多數時候,這座沙皇的行宮都是空置的儘管沙皇有著芬蘭大公的頭銜,但那不過只是他數十個頭銜中的一個,對於沙皇而言,他甚至很少來到芬蘭,這也是芬蘭能夠保持著傳統的關鍵。
不過現在,這座宮殿迎來了它的主人米哈伊爾二世沙皇,相比於他的父親祖父們來芬蘭的視察,第一次以沙皇的身份來到芬蘭的他,卻是在革命者的槍炮驅趕來到了這裡。而在革命的汪洋大海之中,芬蘭卻卻成為了帝國的綠洲,同樣也是帝國最後的屏障。
不過,作為帝國最後的屏障,在一開始的時候,芬蘭對於是否幫助沙皇是存在爭執的,因為相比於俄羅斯,人口只有三百萬的芬蘭實在太過弱小了。或許,在俄羅斯帝國沙皇是一個****君主,但是在芬蘭他卻是君主立憲制下的,這使得作為沙皇的米哈伊爾二世不得不等待著芬蘭參議院的決定,而在等待的過程中,他充分顯現出了作為沙皇對芬蘭的尊重他命令駐紮在的芬蘭的軍隊集結,僅只是集結待命,等待芬蘭參議院的決定。
“無論結果如何,我都將尊重芬蘭人民的選擇,如果芬蘭的參議院拒絕給予我幫助,那麼我將率領忠誠於我的軍隊返回俄羅斯!為俄羅斯帝國以及他的人民而戰。願上帝保佑俄羅斯,保佑芬蘭!”
這樣的尊重贏得了芬蘭人的好感,同樣也讓在沙皇的保護下享受了近百年安定生活的芬蘭人意識到了一點,現在,是時候履行對君主忠誠的時刻了,儘管有一些報紙傾向於尊重俄羅斯人民的選擇,但更多的芬蘭人卻認為,他們理所當然應該為沙皇同樣也是他們的大公盡忠,於是在芬蘭議會爭執著是否應該徵兵的時候,數以萬計的芬蘭人自發的來到了軍營之中,以俄羅斯人的名義加入俄羅斯軍隊,儘管,他們中的許多人根本就不會說俄羅斯語,但民意最終左右了議會的決定。
芬蘭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都將堅定的站俄羅斯帝國沙皇的率領下為了俄羅斯的傳統而戰!
芬蘭議會用了十天的時間做出了選擇!
而對於居住在宮殿中的米哈伊爾二世來說,那十天無疑是痛苦的,因為每一個他最擔心的問題都是如果芬蘭人拒絕了他怎麼辦?
“陛下,其實,即便是在君主立憲制之下,民意也可以操縱的!”
又一次,作為沙皇最為信任的財政大臣,維特向米哈伊爾二世灌輸著君主立憲制的理念,自從來到芬蘭之後,與其說是沙皇表現出了他開明的一面,倒不如說是在維特的授意下,沙皇向世人展現出了他開明的一面。
似乎一夜之間,這位****君主成為了一個立憲制下的君主,對於民意是尊重的,但沒有人知道,在這一切的背後,維特遊說了多少次,做出了多少努力,甚至維特將這種開明稱之為比之二十個師更為重要。
“就像芬蘭人一樣,對於陛下,他們是陌生的,但是當您表現對他們的尊重的時候,他們對陛下感恩戴德的,當整個俄羅斯都在暴徒的操縱下背叛您的時候,這些曾經被人指責為非俄羅斯的芬蘭人,卻成為了帝國最後的屏障,陛下,現在,我們與彼得堡的叛亂分子之間進行的戰爭,並非僅僅只是軍事上的,同樣也是政治上,固然,德國、奧地利的干涉,或許可以恢復俄羅斯的秩序,但是在秩序恢復之後,穩定又能維持多長時間呢?”
作為帝國最具權勢的大臣,維特儘管贊同君主制,但並不意味著他反對立憲制,作為一個實用主義者,他非常清楚,現在陛下需要用什麼去收買民心,僅僅依靠德國以及奧地利的軍靴是無法恢復俄羅斯的秩序的。
“維特,我相信你是正確的!”
儘管並不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