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會導致百姓於國家離心離德。……”
“陛下!臣以為張相之言盡是謬誤之處!”
同樣起身的司法大臣趁著張之洞喘息之機立即出言反駁道。
“國人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非常欠缺,這一點於東北施政十年已經得到驗證。這種情形也在老百姓中產生了很大影響:老百姓看到皇帝及官員的特權,他們就以為順從皇帝或者官員的意志就不需要遵守法律了,於是在很多情況下,老百姓對“法律”也不太當一回事。當然,造反和殺人是兩個例外。所以,百姓皆不信法,進入現代社會以後,許多國人的頭腦中仍然殘留了大量的與法治精神相對立的思想;例如張相先前所言:法不責眾;法外開恩;下不為例諸如此類,然今日之民變,恰正是因為士紳地方以為法不責眾,以法不責眾為屏,行以妄法之事!若不認真加以對待,法律何以維持?”
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
“正如此事事件爆發後,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地方當局的無能為力,他們不是無能為力,而是因為不管是違法者、執法者、旁觀者以及評論者,在遇到參與違法人數較多的情形,都很容易自然而然的冒出這麼一種思想意識,那就是“法不責眾”。於是大家想到的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一切從寬處理了。幾乎沒有人認為那是在褻瀆法律的尊嚴,也沒有人認為那是在背叛法治的精神,更沒有人認為那是在重蹈滿清****的覆轍!因此如此事不能嚴格以法律實施,那麼,必然將導致一個局面——自此之後,法律將完全淪為紙上之言,而不為民眾所重,今日之中國,首重者,必定先樹立法律之尊嚴,令百姓相信法律,而非似過去一般,不知法律為何物,更藉口種種以為妄法!”
“陛下,若是這般,那需要逮捕的人又何止百萬!這實在是禍國之議!”
“縱是百萬,又能如何?以臣眼中,只有法律,沒有多寡,再則,陛下亦可沿用東北舊例,待審判結束後,對部分輕犯施以****,重犯必須加以嚴罰,總之,法律的尊嚴必須加以維護!否則自此之後,法律將盡為空談!”
面對司法部長的揚著的法律之棒,心有所憂的張之洞,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什麼是“酷法嚴刑、絕不容情”,至於其所言的特赫,自然也被他給選擇性的無視了。
“臣請陛下三思!”
第346章 變革(為新書求支援)
(新書不易!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雙方截然不同的觀點最終都被擺到了太祖皇帝的面前,在那一刻他沉默著,只是靜靜的吸著雪茄煙,然後再吐出來,沒有人知道,在那一瞬間,太祖皇帝的內心到底作何想法,但每一個參與者都在回憶錄中提到,太祖皇帝沉思了長達十幾分鍾。
太祖皇帝為何思索如此長的時間。
因為太祖皇帝非常清楚,對於新生的中國而言,這也許將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考驗,而這種考驗可以說是歷朝歷代所沒有的。
法律!
儘管中國擁有世界上最為古代的法律體系,但實際上,那些法律千百年來往往只是書寫於紙上的條文,民眾對其幾無太多的敬畏,其所敬畏的是道德,而非法律。
人們理所當然的應該記住那十六分鐘,在沉默了十六分鐘之後,在反覆權衡了十六分鐘後,太祖皇帝抬起了頭來,看著眾臣說道。
“自古以來,皆有言道皇帝不殺順民,然而何謂順民?”
反問一聲,太祖皇帝又繼續說道。
“於朕而言,無所謂之順逆,只有守法的與違法的公民,僅此而已。法律是社會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這道底線被突破了,那麼,我們意欲建立的國家,又與滿清有什麼區別?”在道出這句話的時候,太祖皇帝又向陸軍大臣出言詢問道。
“現在軍隊能夠保證國家不至因此出現動盪嗎?”
接下來的一切,似乎都是人們非常清楚的——在隨後的一個月間,超過一百六十萬剛剛從北方前線歸國的軍隊,透過陸路、海路進駐全國各省,這當然得益於地方上用十年的時間修建的鐵路系統。
第一次,軍人的槍口對準了百姓。在軍隊的刺刀下,在警察的警棍下,一度混亂的秩序得到了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