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壘區,甚至不是沿著鐵路直逼符拉迪沃斯託克。對於東北軍而言,第一階段的核心是能否佔領濱海總督區,能否切斷濱海總督區與阿穆爾沿岸總督區之間的聯絡。
濱海總督區為何重要?
數字往往更能充分說明問題,濱海地區的人口是230萬,相當於遠東區人口的70%,西伯利亞地區人口的50中於濱海總督區——除此之外,這裡還提供著西伯利亞90米產量以及40麥生產,同時還雲集著西伯利亞地區70廠。
當然。也正是因為其重要性,俄國駐遠東地區13。5萬軍隊中的近11萬人皆部署於濱海總督區。可以說,濱海是西伯利亞的心臟。只要要了濱海,就等於打了半個西伯利亞。
也正因如此。在參謀部的計劃之中,佔領濱海切斷濱海與阿穆爾之間的聯絡,就成為計劃中的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其重要性甚至超過對符拉迪沃斯託克的佔領。
而也正是因於這一核心,才會使得虎頭的位置顯示出了其重要性,其在地形在軍事上更為重要,虎頭北的猛虎山由三個山丘構成,遠眺。有虎尾虎身虎頭之分,如兇猛的臥虎之態,形象極為逼真,高昂的虎頭,隔江雄視著的達利涅列琴斯科市達利涅列琴斯科鐵道橋西伯利亞鐵路。這裡可以直接渡江進攻蘇聯;可以支援綏芬河東寧正面的東北軍主力向海參崴地區進攻;可以阻止從伯力南增援的俄軍;可以切斷對面俄國的鐵路水路運輸。換句話來說,部隊從這裡出擊,可以將濱海與俄國分割開來,從而令東北軍主力可以從容不迫的瓦解俄國人的抵抗。
從十年前開始,無論是基於防禦亦或是進攻的需要。東北軍便開始在虎頭區域構建防禦陣地,其陣地以猛虎山的東中西三個山丘為核心。周圍是沼澤地帶,形成難以通行的天然屏障。猛虎山陣地為虎頭要塞的中樞部,同樣虎頭邊境守備隊司令部所在地。不過受限於資金。這裡從未曾修建過永備的軍事要塞,而是用枕木以及土石構成的簡易要塞,只有區域性地區採用鋼筋水泥堡壘加固,大多數地區都是那種簡易的半永備工事,工事上面的自然植被茂密,不見一點人工痕跡。
不過儘管以西方的標準來看,這座要塞遠還未達到要塞的標準,但是由瀋陽兵工廠生產30公厘要塞炮卻早已經完成部署,這種海軍岸防要塞炮。實際口徑為305毫米,以45度射角射擊時射程超過三十公里。而其部署在虎頭要塞的時間,與沿烏蘇里江鐵路築通的時間前後相差僅只有一個月。是為了從虎頭要塞對沿烏蘇里江環形鐵路實施炮擊,在戰時可以破壞遠東的鐵路系統,切斷海參崴與伯力之間的陸地聯絡,這樣濱海總督區的俄軍便會被分割成為孤軍。
2月3日,凌晨時分,在綏芬河以及滿洲里的山地草原上的三十餘萬東北軍以及上千門大炮,在黑暗的靜寂中等待著最後時刻的到來時,而在燈火通明的虎頭要塞內,此刻是凌晨6時15分。要塞內的每個人都在看著時間,每個人都覺得喉嚨發緊,所有人的心臟都在砰砰地跳動著。
此刻,這種詭異的沉寂令人難以忍受,那些在河邊的冰雪地中身披白色被單的戰士們,更是持著步槍,儘管他們的目光堅毅,可是那握著槍的手卻因為過度的緊張而令關節用力過度,顯得有些發白。
士兵緊張,軍官同樣也極為緊張reads();。
6點09分,要塞司令周成禮中校又一次緊張的看著手錶。但隨著分針在錶盤上的移動,針對前方處在一片寂靜和黑暗中的俄國的這場戰爭不可避免地逼近了。而他們則將打響這場戰爭的第一炮!
“測量準確嗎?”
又一次周成禮大聲詢道,像是怕電話員不清楚他的命令似的,他又一次追問道。
“三十厘大炮的測量準確嗎?”
他所指的測量自然是指對西伯利亞鐵路的咽喉——達利涅列琴斯科大橋的測量,那座大橋距離要塞不足20公里,正好在要塞炮的射程之內,而根據命令,在對俄國進攻的同時,要塞即以密集火力,對達利涅列琴斯科鐵路大橋實施準確炮擊,從而切斷海參崴俄軍與後方的鐵路交通,隨後方才以密集火力攻擊鐵路。
能否一炮擊中達利涅列琴斯科鐵路大橋,直接關係到整個戰役的實施,作為要塞司令官周成禮這會自然顯得極為緊張,他生怕炮手們不能準確測量,從而打偏的炮彈。
炮彈可以打偏。但是戰爭卻不會因為炮彈打偏而停止來,如果他們無法擊毀鐵路橋,那麼接來。作為預備隊部署於黑瞎子島的第三十六旅在向伯力發起進攻的同時,還需要派出部隊奪佔並炸燬鐵路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