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了!”說完看了鄭俠一眼,接著對王說,“元澤,今日你對子賢的言辭,為父就當沒有聽見,他日也不希望再從你嘴中說出來,明白了嗎?”
“是,父親!”王很不情願地說道。
一場不大不小的爭論,平息下來,不過,日後的影響,也許就不平靜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致仕
十一月底的政壇震動規模不大,威力卻不小。身為參知政事的歐陽修,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副宰相歐陽參政,正式地給官家上了一本奏章,強力乞求致仕!
這個致仕的奏章,不再是因為從政需要而耍的什麼花槍,而是實打實地乞求退休回家養老的心聲。不錯,就是養老,這是歐陽修奏章裡提到的最多的詞語,他說他老了,不中用了,感謝朝廷不棄,奈何力不從心,無力為政,為免尸位素餐,乞骸回鄉。
這奏章在大宋政壇引起了轟動的非議。若是平常的參知政事,也許不會有這般影響,但是當事人是歐陽修就難說了。歐陽修學識可為一代宗師,又喜好提攜後輩,可謂桃李滿天下,受他恩惠之人多如牛毛,其中不無朝廷高官,加上他為人中正,官場上有著不少朋友。對於他致仕的奏章,首先作為當年老搭檔的韓琦就不答應,還有身在宮中的曹太后也不滿意,一力要官家挽留。
官家趙頊最為難了,對於歐陽修的奏章,一方面他心裡有著其他想法,另一方面迫於眾人請求,加上他自己對於歐陽修也頗為賞識,只好拉下臉面挽留。奈何歐陽修去意已堅,堅決不肯留任,一再重申他的理由。
老朽是個很堂皇的藉口,明眼人都知道,歐陽修致仕的原因,與早些日子給人造謠彈劾肯定有著莫大地關係。也許是出於心灰。或者不好意思,沒有臉面再留在朝廷吧。
一連幾天,朝廷裡對此事議論紛紜,力主挽留者如韓琦、司馬光,都是位高權重之人;贊同歐陽修去任者,多為御史臺諸君。對於歐陽修,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再也忍耐不了,該去職”!歐陽修因為性格的原因,與他們矛盾頗深,可謂苦大仇深了,如今這個討厭的人就要離開朝廷。他們當然是極力贊同的。
不管朝廷如何討論,也不管官家是否已經同意致仕,歐陽修做得就更絕了,奏章一上去,就撂擔子不幹了,直接窩在家裡。不再上朝。一時間政事堂因為少了一個人,政事處理運轉慢了一拍,辦事效率也小了許多。也許是出於這樣的原因,官家趙頊堅定了挽留歐陽修地意思,在下旨挽留與讓韓琦等人遊說都無效的情況下,他把主意打到了沈歡身上。
讓沈歡去和歐陽修說說大義,使之留任,這就是官家趙頊最後地主意了。本來,沈歡作為一個後輩。是沒有多少資格與歐陽修平等對話的,不過趙頊說了,前些日子的彈劾事件還是你沈歡幫歐陽修說話,怎麼說兩人都有了香火存在,這次過去,也不至於沒話說,也許歐陽修賣你一個後輩面子也說不定。
沈歡很不滿意這次任務,雖說他也不想歐陽修早早致仕,但心裡卻認為連韓琦都勸不了歐陽修,他就更沒有辦法了。要知道。歐陽修與韓琦多年搭檔,互相視為臂助。連他們都無法談妥的事,他出馬就更沒有希望了。再說了,這是一個令人很無奈之事,說服不了還沒什麼,若是說服了,歐陽修同意回來留任,那才是大事了到時,他一介後輩,豈不是讓很多前輩羞愧,如此令人側目之事,強自出頭,不是沈歡的行事風格。
奈何官大一級壓死人啊,何況這個“官”後面還加上一個“家”字,任他再是膽大,也不跟埋怨,更不敢不聽從,只能正了正裝,咬著牙,硬著頭皮,以“風蕭蕭兮易水寒”地氣概,在別人期待的目光中,走進了歐陽修的府邸。
“永叔先生,你又何苦為難晚輩呢?”在口水都差不多說乾的時候,沈歡見歐陽修還是無動於衷,更不肯回到朝廷,他終於露出了疲憊的苦笑。
兩人待著的地方,是後院地一處小亭,眼前回廊曲折,身後有一汪小池,池裡看不出有什麼了,最近雪愈下愈大,冰封了不少景物。北國的風光,終於在年裡的最後一個月上演。後院很幽靜,典雅氛圍,倒也怡情。遠處牆邊植了十數株雪梅,在百花凋零的時候,她卻盛開了,燦爛得令人感動。雪白,聖潔,縈繞了人們的心頭。
坐在石凳上,歐陽修換了一個舒服的坐姿,淡淡地笑著,聽到沈歡的話後,環指後院四周,輕聲說道:“子賢,你難道不覺得這種環境,很適合老傢伙養老麼?”
沈歡給堵得說不出話來。歐陽修話裡有話,他是真的要養老了。
歐陽修倏地輕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