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8部分

王璇不是跋扈之人,否則他就慘了。

饒是如此,沈歡還是過著強忍的生活了,強忍著溫柔地與妻子說話,強忍著為妻子跑腿,甚至強忍著不能上妻子的床……因為老夫人說了,太激烈的動作不利於胎兒的成長。於是,沈歡夫婦之能強忍了……

好在,沈歡還有另外一個女人,否則作為年輕人的他,如何去度過這幾個月?他終於懂得古人納妾地道理。這一刻,她們才重要無比呀!

不管如何惱與苦,沈歡心頭,更多的是喜悅。快要為人父的衝動已經讓他難以自制了,於是大家就看到我們偉大的沈知州,時常在處理公務的時候一個人傻傻地笑,甚至在與人打交道,也難掩眉頭的那股歡喜………簡直明顯到只差在臉上寫著“我有喜事”的字樣了。

他地反常,熟人看在眼裡,當然要打聽。而有喜事就分享地他,當然炫耀式地把事實手出去。於是乎,一口傳一耳,再傳幾耳,之後就是那句廣告語說的“一傳十,十傳百”,沒幾天,整個海州城有頭有臉地人都知道他們的知州大人,快要有後代了!

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這個“爽”不單是自身,還要“爽”他人。無論是否出於真心,海州一些有地位之人,都費了不少心思,把賀喜地禮單送到了知州府邸。而沈歡也就笑呵呵地“笑納了”,這些都是給他妻子的禮物,又是有後地喜事,誰也說不得閒話,不收白不收嘛!

先是海州有地位的人知道這一訊息,賀完之後,民間眾人就奇怪了,要打聽,於是有了道聽途說。再接到,到了八月地時候,不單海州,連外地之人都知道了這一訊息。這有這翻效果,除了歐陽發,誰還有這種手段。

不得不說,歐陽發越來越有後世八卦記者的潛質了。俗話說有需要的地方就有市場,深受沈歡影響的歐陽的編輯,也懂得了這一理論,這不,在百姓猜測紛紛的時候,他力排眾議,在沒有經過沈歡點頭的情況下,再一次爆了料,把這私人的訊息堂而皇之地登在了報紙上。當然,他不能做的太明顯,而是借這一訊息,又一次議論了儒家的孝道,從身體髮膚等開始論起,從小道到大道好吧,能與孩子扯上關係的,不正是那句傳了多年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嗎?

不得不說,我們歐陽發編輯的筆鋒也越來越犀利了,當然,羽翼也越來越豐滿,至少沈歡對這個報紙的控制,也沒有手段了。當他氣急敗壞地找來歐陽發,大罵一頓後,就是聽著歐陽發大吐苦水了。

我們的歐陽大編輯當然是有說辭的。對於刊登這等私人地訊息,理由也堂皇,那就是百姓關注之。既然關注,他們做報紙的,當然要滿足這一需要。他沈歡經過這一年的宣傳,已經是公眾人物了,對於公眾人物。百姓都是好奇的,都想知道他生活中的更多事。第一個孩子的訊息,當然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有興趣,他們就會掏錢買報紙,還會誇讚報紙編得好!

為了銷量,一切都得靠邊站了!這是歐陽發義正詞嚴的道理,他說。因為沈歡公開賣印刷機器。現在,江南幾個州。也湧現了報紙雜誌等刊物,雖然規模還小。只是發些小道訊息,影響力波及不大。可是,潛在地威脅已經有了。如果不奮起直追。若干年後,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蠶食自己的報紙市場了。因此,他只能想盡辦法把讀者培養成忠實的擁躉,

也就是說,刊登這等私人訊息,他也很無奈呀,若不是你沈大人慷慨把印刷機器公開,又豈有這等窘況?好吧,說來說去,反倒是他沈歡的錯了!氣急敗壞的沈歡,又只能更加抓狂了。沒法子反駁歐陽發,只能提防了,提防這傢伙,就得提防家賊一般,免得又把自己的某些事賣了出去!

隨著訊息的散發,誰也不會想得得到包括沈歡,它會造成那般大地轟動,當然,這已經是說它的結果了。它引起了頗多人的猜測,甚至是嫉妒。

現在的《海州日報》,規模越來越大,發行銷售的渠道也越來越得力,在京城的眾人,終於不用像以前一樣等待別人帶回報紙了。因為它已經主動賣到了京城。隨著印刷機器的公開,各出也出現了報紙這類東西。為了適應形勢,京城地《文藝》雜誌,在司馬康等人地支援下,又出出一支編輯力量,從事編輯刊行了《京城日報》。

與海州一樣,做的是日報,因為與歐陽發關係莫逆,得到了大量辦報地經驗,這《京城日報》也辦得有模有樣。至少在官家的眼中,看完《海州日報》,就論到它了。透過它,也能瞭解一些開封地訊息。不過不得不說,作為輿論,政治對它有著莫大的影響,有些事,有些話,他們說起來,有諸多顧慮,不比《海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