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6部分

可曾聽說過占城這個地方?”

沈歡先是疑惑,接著說道:“倒是聽過,據說在交趾之南,是個小國,不知道給交趾滅了沒有。郭大人為何有如此一問?”

郭逵噓了有口氣,道:“聽說過就好。那裡的風物,沈大人可曾聽說過著名的東西?”

“著名地東西?”沈歡又疑惑了,仔細一想,抬起頭來,***,怎麼把這東西給忘了!占城稻,鼎鼎大名的占城稻,不就是在這個地方誕生的麼!

“郭大人難不成聽聞了什麼?”沈歡試探著問道。

“占城之稻,沈大人可曾聽說?”郭逵小心地問。

沈歡一驚,真是這東西,不由心頭火熱了,謹慎地道:“郭將軍也聽說過此物?據說此稻在占城可以一年三熟,產量也高,實在是好得很。不過只是聽說而已,至於是否為真,就難說了!”

“真地真的!”郭逵激動地說道,“原來沈大人也聽說過此物,看來郭某是白擔心了。”

沈歡不明白了:“郭大人擔心什麼?”

“是這樣的!”郭逵組織了下語言,“沈大人,你也知道,這次出海,郭某派了不少親兵跟隨,除了鍛煉出海技術外,還讓他們打聽沿途地區的風土人情。有一個親兵,路過占城,聽過那裡有稻穀可以一年三熟,產量可以達四石以上,實在是比我大宋之稻要好上不少!之後打聽得更詳細,聽到我大宋廣南之地,也有一些地方在種這些稻穀,都是海客帶回去的。雖然難以一年三熟,不過一年兩熟還是成地,畝產三四石!”

沈歡驚了一下,在後世,他只看到史書上說占城稻是南宋時期傳入中國的,因此不大在意,沒想到這個時候就已經有了。看來在南宋的說法,應該是盛行占城稻了。古代個穀物,因為各種原因,大多一年一熟,精耕細作,也不過是一年四五石。條件惡劣的地方,還有一兩石的產量,其他時間要麼丟荒要麼種點其他,實在是養活不了多少人。

現在,占城稻來了……沈歡起了別樣的心思,若能推而廣之,活人無數,這份功德,簡直難以訴說。農業大國,最重農務,民以食為天,若有法子讓更多人吃飽,天下之人,都只會盛讚此人的功勞了!

想了想,沈歡對郭逵說道:“農作之物,沈某不大清楚。不過要種東西,無非外乎兩種因素,一是地方,二是物種。地方之利,更為重要,谷稻之物,最種水與熱,南方多水,又熱,因此一年三熟,產量又高,不在話下。我大宋天下,長江以北,多寒少水,以小麥為主,水稻應該還沒有條件去種多少。不過嘛,南方几路。與占城條件差不多,若有此物種,推而廣之,就算不能一年三熟,兩熟之下,也足足多了一倍以上地量產!郭將軍,這個占城之稻,是個好東西呀。可惜之前不瞭解,未能發現,不然的話,儘早試種。也許會有收穫呢!”

“沈大人也是這樣想地?”郭逵驚喜莫名,一臉的興奮。

“也?”沈歡知道將有故事發生了。

“是這樣地!”郭逵搓了搓手,顯得有點緊張,“沈大人,有件事。郭某不能不與你說了。郭某的一個親兵,此次出海,聽聞了占城稻地神奇,一打聽,確有此事。在回航到占城的時候,他想了一個主意。那就是買些谷種回來,試一試……還望沈大人不要見怪!”

“怪什麼?”沈歡奇怪了。“買谷種是好事呀,不是說廣南路地一些地方在種了麼。不過應該只是民間傳一些而已。未見官府見報。就算產出來的稻穀質量差一些,也不要緊。產量上來就行了,我大宋。很多地方,民眾還吃不飽呢。豈會嫌棄不好吃?”

郭逵有點尷尬地笑了,道:“買是買了,不過他買地那些谷種,佔了有些海船的空間……咳咳,也就是說,讓海船運谷種,不能裝其他值錢的東西回來,少了些利潤。這事還請沈大人不要見怪呀!”

沈歡哦了一聲,道:“沒什麼,谷種這東西,能佔多少空間?再說了,谷種雖賤,但對我大宋百姓來說,卻是重要,不單不能見怪,還要誇他呢!”

郭逵還是有點尷尬,道:“佔的空間麼……咳,沈大人,你不知道,有差不多十萬斤呢,一條海船,都要佔一些空間了!”

“十萬斤!”沈歡吃了一驚,這空間,都要佔半條船了,“這……郭將軍,這谷種,在占城很便宜麼?不然地話,你的親兵怎麼會有這般多錢去買如許之多?”

“也不便宜。”郭逵為難地說道,“據說都是精選的谷種,要十文錢一斤呢!這個親兵,當然沒有千貫以上的錢付,因此……他擅作主張,強令隨同人員用從南洋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