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眼中便淌出了熱淚,心大有疑惑。雷碩一向自持隱藏較深,不在人前流露感情,可是現在他居然老淚縱橫著,複雜的情緒雖然猜不透卻可以令人抓住他的某些弱點。
雷碩知道易寧禎此刻會問這句話,就著心裡真實的,複雜的心緒,看了看站在對面眉頭緊鎖的林淯久,回答道:“是,這位便是我家公子,林久。”
鎖了鎖眉頭,易寧禎望了林淯久片刻,突然間想起什麼,神情中透著一股恍然大悟的感覺。他向前走了一步,離林淯久更近了些。林淯久的面容,確實是像某一個人,令他想起,多年前,宮廷政變的重樓鮮血灑皇城之景。
那一個夜晚,太子易華正好端端地坐在東宮聽底下剛剛外出去宗廟行中秋祭拜月神之禮回來的太監的所見所聞。
“哈哈,阿坤說什麼,月神食了那月餅?月神怎會當眾食月餅,她應是在子時時分,食的那些月餅。”東宮裡正傳出七歲太子爽朗的笑聲。
太子易華平易近人,對很多事物都感興趣。他勤學好思,對上尊敬有禮,對下親和平易。且他性格上陽光直率,整個人透著一股爽勁兒。按照宮娥們的話來說,太子便如同那夏日裡開的荷花,清香怡人,闔宮上下幾乎沒幾個人是厭煩他的。
但是,往往天不遂人願,即便是這樣的人,卻也招致了殺生之禍。哪怕他是太子,哪怕他高高在上,龍騰飛躍。
那天,易華邊聽著太監說話,邊喝著瓷杯裡的清涼湯,突然間,天地之間一聲悶雷響徹玄武大
地,緊接著,淅淅瀝瀝的雨便譁然而至。易華放下手中瓷杯,掀起衣袍從榻上走到大殿門前,看著天空突然而至的大雨。
那雨勢漸漸傾盆,澆灌著大地,激盪著人心。易華轉過身去,沒有命人將殿門關上。就在那個剎那,東宮宮前突然湧進千把兵將,他們拿著矛盾箭矢破開東宮宮門,直接向東宮主殿進擊。與此同時,一群人馬魚貫出現在主殿迴廊上,他們的目標正是太子所在的主殿。
年幼的太子雖然尚小,見到如此之多的精兵強將突然向自己所在之處湧來,並沒有嚇得尿褲子,而是站在原地,詢問領頭的將。“不知紀大人此時率領精兵過來是何用意,請當面把話說清楚。”
那紀將領橫刀一撇,舉起了劍,面上一股煞氣,不顧面前站著的幼童是太子,直接衝那個孩子說道:“太子殿下,三王爺已經派兵包圍了整個宮殿,皇上估計也支撐不了多久了,勸你還是乖乖就擒,臣服於三王爺。”
這時,紀將領邊上的一個參謀走到他的身邊,同他說:“紀大人何苦和一個毛還沒有長齊的孩子說這麼多的話?我們的大勢已到,直接結果了這個孩子,來得痛快些。”
紀將領望著那個參謀,眼裡有些複雜的感情。“太子殿下與同齡的孩子不同,他是個聰慧達禮之人,一直親和對待下屬,我知道太子殿下的為人,故而才這般同他說話。”他方才雖然用了強硬的口吻,有意逼迫太子束手就擒。但是一般的圍宮者根本不會同目標物件費這麼多口舌,何況是對一個孩子。
太子易華是個與別人不一樣的存在,紀將領伸手按著腰間佩刀,眼望著這個七歲的稚子。雖然只有七歲,但是他臉上的鎮定和同齡之人相比,根本難以想象他只是個孩子。
這時,身旁的參謀見紀將領未動手,而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再不動手就遲了。三王爺派到東宮的兵力在除掉太子之後還要移步後宮,除掉皇后以及底下關乎輕重的妃嬪太監和宮女。於是他咬咬牙,倘若提起劍殺了太子便冒犯了紀將領,但是如果再拖下去,恐怕三王爺的大勢會遠去。他們精心謀劃了這麼久,不能因為個人感情而輸掉整盤棋局。
參謀從邊上士兵的手中奪過劍,急速刺向對面的太子。
頓時,東宮大殿一片尖叫聲和哭喊聲,伴隨著太子易華的遭人謀害而陣陣驚心。
東宮大殿易華的鮮血在他倒地之後順著精緻的地毯蔓延開來。他被人用劍刺穿胸膛,瞬間胸中萬分疼痛,意識漸漸模糊,體力從他的身體裡抽離。死之前,他看到生前的美好,那些溫暖的片段,與自己身邊人分享的每一刻美好時光,歷歷在目。
那一刻,他有多想念,曾經的過往。
之後,紀將領帶領數千精兵強將突襲後宮,將皇后等後宮中人一一殘殺。雲陵國宮廷政變由突襲東宮開始,之後蔓延到後宮。一時間諸宮血流成河,屍首遍地。
原本繁華熱鬧的雲陵國宮廷,在這樣一個陰沉溼冷的天氣中,被迫褪去往日繁華,處處皆是血腥氣兒,處處都有遍地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