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6部分

否定。待到在鄂代表與在滬代表同時抵達南京後,又決定將正副元帥顛倒位置,即由黎任大元帥,黃任副元帥,因為黎在武昌,便由黃來代替。又有人公開表示,黃興在武漢戰役中指揮失誤,丟失了漢口,乃敗軍之將,無資格充當中華民國的領袖。黃興十分生氣,宣佈無論是大元帥還是副元帥,他一概不就。

這樣,為了一個領袖的問題,竟弄得中華民國幾乎不能誕生。幸而這時孫中山由美國回國。孫是眾望所歸的大革命家,大家公推他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十二月二十七日,在南京的十七省代表,十六票投給了孫中山,只有譚人鳳將代表湖南省的一票投給了他的多年老戰友黃興。同時確定南京為中華民國首都,明年元月一日,在南京舉行臨時大總統就職儀式,向全世界宣佈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袁世凱得知這個訊息後勃然大怒。他一心一意在等待南北雙方一致推舉他為大總統的喜訊,卻不料讓剛剛回國的孫文搶了去。他先是恨黃興等人玩弄了他,繼則埋怨唐紹儀無能,便來電指責唐越權辦事。唐引咎辭職,袁隨即批准,同時給楊度一個密電,要他務必疏通南北,莫負使命。

楊度接到密電後,既感覺到使命沉重,又不免有幾分得意感。

決定南北會談伊始,他就認為北方談判團的總代表應以自己最為適宜。因為他不僅具備總代表談判的才能,還因為他與革命軍的要員們都有著非比尋常的友誼,而一直為朝廷官員的唐紹儀缺乏這種條件,他不明白袁世凱為何不將這個重任交給他而交給唐紹儀。好了,現在事實證明唐談判失敗了,下一步看我的了!

楊度決心把這件事情辦得相當漂亮,讓南北兩個政府裡的人都知道世上有個傑出的人才。他仔細地分析當前的形勢:在袁世凱方面,只要讓他當大總統,其他條件估計他都會接受。至於革命黨人方面,透過這些日子的多方接觸,楊度隱隱看出內部似乎有兩個派別。一個是以孫中山為首的粵派。這派的主要人物有胡漢民、汪精衛、王寵惠等。另一個是以黃興為首的湘派。這派的骨幹有譚人鳳、宋教仁、劉揆一等。湘派早已明確表態同意袁做大總統,而現在孫被推出來,必定是粵派人在各省代表中活動的結果。要改變這個現實是不可能的了,惟一能做到的,是說服孫公開表示,他做總統只是暫時的,以後一定把這個位置讓給袁。若這樣,袁必定滿意,南北會談也就達到了它的預期效果。離孫中山赴南京就職只有三天了,時間是如此的倉促,該怎樣辦才好呢?楊度想,無論如何得見一見孫先生,見面之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以期一舉成功。

他先找到汪精衛。自從孫中山回國後,汪便做了孫的私人秘書。此時的汪在孫心目中地位甚高,孫每件大事都跟汪商量,由汪草擬的檔案,孫也基本上不加修改便籤發。汪本人自是贊同袁做大總統的,在孫未回國之前,他在各省代表中也替袁說了不少好話。楊度對汪說明了自己的想法。

汪精衛說:“孫先生這幾天忙得吃飯睡覺都沒有時間,他能抽得出空嗎?”

楊度說:“這就要請你幫忙了,務必請孫先生在百忙之中抽出點時間出來。另外,我想你一定不會忘記袁項城的知遇之恩,在孫先生面前多多為袁項城美言美言,促成孫先生做出這個決定。”

汪精衛說:“那是自然的。我也認為在目前的形勢下,以袁項城做總統更合適些,孫先生做一個過渡時期的大總統。”

楊度說:“還請精衛兄也給胡漢民、王寵惠兩位先生說說這個意思,讓他們也幫著說幾句話。”

汪精衛說:“我會說的,但他們二位會不會同意,就很難說了。”

出了汪宅後,他又去找劉揆一。對劉揆一說:“霖生,你還記得那年我們在時務學堂飲酒時,對著神明起的誓言嗎?”

“記得呀!”已過而立之年的劉揆一依然是一副胖墩墩的娃娃臉,給人一種大孩子似的感覺。“當時我們舉杯說,今後不論是誰,只要他做的事有益於中國,我們大家就都支援他。”

“是的。”楊度很欣慰,這位如今亦被視為中華民國開國元勳之一的革命家,沒有一點勝利者的驕矜之氣。“眼下你們倡導的民主立憲得到大多數人的擁護,我放棄自己多年的君憲主義支援民憲,我應該是履行了自己的諾言吧!”

劉揆一笑著說:“你這種識時務的態度很可貴。”

楊度說:“現在袁項城也識時務了,轉而支援民主共和,前向你和克強、逐初都認為只要他真心轉變,並推翻朝廷,就擁護他做大總統。我想,你們的這個主張也必定是為了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