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天上帝長子長生大帝君降世,蔡太師為左元仙伯,金眼王中丞是什麼文華吏,至於鄭相公、劉少宰、童太尉,也在天上各有名位,雖不知朱應奉前世是幾品仙官,但他把官家奉承的那麼好,就是沒仙品,官家難道不會提攜他嗎?”他笑眯眯的說著,話裡的諷刺之意,眾人聽得分明,那後生咕噥了兩句倒也不罵了。

“什麼通真達靈!”一個本地口音,矮胖的商人嗤笑道:“那林道士俺也知道,他本是溫州人,前些年他還在泗州、楚州的寺廟裡混飯吃,這亳州他也來過,當年他窮得連買度牒的錢都沒有,想剃度都沒人要,現在不知從哪裡學了點江湖騙術,搖身一變,倒成了天子座上客!”

一個身後站著個小伴當,看起來有些身份的中年人,操著一口福建腔提醒道:“無妄言,人多口雜,傳了出去,恐對兄臺不利。”

那商人一驚,忙低頭喝酒,也不說話了。店中一時靜了下來,只聽得外面火堆中噼裡啪啦的柴草響。過了半天,商人抬起頭,輕聲謝道:“多謝官人提點。敢問官人貴姓?仙鄉何處?”

福建中年笑道:“免貴,小姓蔡,福建仙遊人!”

“福建!蔡!?”一個坐在最裡面的行商打扮的漢子猛地跳了起來,狠狠啐了一口,大聲罵道:“姓蔡的福佬沒一個好貨!……”剛罵得一句,立刻被身邊的同伴捂住了嘴。那同伴連聲道:“他喝醉了,喝醉了!”便一手捂著行商的嘴,一手掏出幾十個大錢會了鈔。連拖帶拽,匆匆出門而去。

看著兩個行商遠走,與他倆同桌的一個五十多歲的老漢搖頭嘆道:“都是蔡太師的鹽鈔法累人!”他指著門外,“那兩人是兄弟,十年前家中還是楚州有名的鹽商,家財以十萬計。但蔡太師一行鹽鈔法,幾十萬貫的家產轉眼就打了水漂,一下就破敗了!他兄弟倆當年錦衣玉食,現在卻在江湖上風吹雨淋,造化弄人吶!”

矮胖商人聽了,便問道:“老丈,那兄弟倆可是寶應李家的?”

老漢搖頭:“不是!”

“上游陳家?”

“也不是!”

“山陽吳家?”

“都不是!”老漢直搖頭,笑道:“楚州鹽商,被鹽鈔法害得傾家蕩產的有幾十戶,你慢慢猜去罷!”

小店中一下又靜下來。好半天,不知從哪裡傳出一句:“姓蔡的福建人沒一個好貨!”

蔡姓官人臉色不變,但他身後小伴當卻發了火,“是誰說的!有膽子的站出來!”

他話音剛落,不待別人理會,蔡姓官人拿著筷子反手一敲,正正鑿在小伴當的腦門上,訓斥道:“看你能的!門外蹲著去!”小伴當揉著腦門,嘰嘰咕咕,卻真的出門蹲著去了。

一個坐在角落裡、兩浙口音的年輕人笑道:“蔡忠惠蔡學士【注4】也是福建仙遊人,他可是仁宗朝的名臣,歐陽文忠公、大蘇學士,也都對他讚不絕口,是有名的正人君子。天下人本就有正有邪,豈能以偏概全?”

“說得也是!”眾人紛紛點頭,歐陽修、蘇軾的名號如雷貫耳,天下無人不知,被他們誇獎的自然是好人。

只有蔡姓官人,卻是在暗暗搖頭苦笑。不過那年輕人為他解圍卻是好心。蔡姓官人轉頭看過去,見那年輕人相貌普通,但嘴角含笑,正朝他微微點頭,蔡官人頓時好感大生。他起身走過去,年輕人和他身邊的兩個十三四歲的小子連忙站起候著,極是有禮。

走到近前,蔡姓官人抱拳一禮:“在下蔡倬,敢問幾位小舍人如何稱呼?”

“不敢!”三人連忙躬身回禮,年輕人道:“小人姓高,雙名明光,明州人氏。”他指著身旁圓頭圓腦胖乎乎的小子,“這是舍弟明輝!”再一指另一個略瘦略高,看起來甚是穩重的小子,“這是小人表弟……丁濤!”

注1:廣濟軍:宋代水利兵的一支。任務是防洪、築堤、疏浚、清淤。當然,也包括拉縴。其餘水利兵還有:關河、堰軍、捍江、防河等。

注2:汴河:‘……以孟州河陰縣南為汴首,受黃河之口屬於淮泗,每歲自春至冬,常於河口均調水勢,止深六尺以通過載為準……故於諸水,莫此為重。’

注3:綱船:宋代運送糧草、稅賦、貢品的官方船隊。通常以十艘為一綱。

注4:即蔡襄蔡君謨。諡號忠惠,曾任翰林學士。

第二章 夜話(中)

幾人通了名諱,蔡倬與高明光的同桌之人換了位子,坐下來絮話。/

略作寒暄,蔡倬見高明光談吐不俗,腹中像是有些墨水的樣子,便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