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百七十餘人枉死的,應是東海軍自己。所以,這個內情不得不是嚴格保密,要是被洩露出去,對交趾一戰的義理基礎可就要完全崩潰,而趙瑜為首的東海高層的名聲,當然也免不了要大打折扣。靈柩車隊在點兵臺前停步,趙瑜率眾而下,行至車前,一一灑酒祭奠。行動間神色莊重,祭禮時一絲不苟。幾百個交趾官吏退在一旁,跪伏於地,臉貼著地面,大氣也不敢出。
看臺上,一個外來的商客乍舌:“趙大當家果然威風,那些個交趾官兒怕是隻有見到天子時,才會這般恭敬罷!”
“那是當然的!”附近的一個東海百姓傲然道。:“我加大當家燒了升龍府,殺了十萬交趾兵,連交趾王都捉將來了,他們哪敢不服?!”趙瑜被誇,他彷彿自己也被贊著,感覺上也是與有榮焉。
趙瑜在東海的名聲其實極好。也甚受愛戴。一方面有宣傳之功,另一方面,趙瑜也的確有許多仗義疏財、救助百姓的舉動,東海上下受其恩惠者難以計數。何況,他的戰功赫赫,自起兵以來未嘗一敗,文治武功都有可贊之處,尤其是今次為商隊復仇出兵的舉動,更是大得民心。不論是浙人福佬。還是粵人民,都為此戰勝利而歡欣鼓舞。不同地域間的隔閡,彷彿在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趙瑜護家地行為。也使臺灣島上的百姓們終於初步預設了自己東海人的身份,而他起家的根基,也就在這時候才算真正紮下。
拜祭之後,趙瑜領眾回到臺上,靈柩大車重新被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