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齊了?”厚重的低音從過道深處傳來。
丁濤摸著腦袋,回頭怒視。卻見那水手抱拳躬身,恭恭敬敬道:“稟大當家,四十二個娃娃一個不少,卻都齊了。”
他連忙轉身,只見幾個漢子站在過道中,領頭的一個,身量不高,也就比他這個剛過十二的小孩高出半個頭的樣子,但厚實的身軀卻足有他兩倍多寬,把三尺過道堵得嚴嚴實實。雖然由於光線原因,看不清長相,但這外形的確是傳說中趙二郎的模樣。
丁濤不敢怠慢,也跟著彎腰行禮,大聲道:“見過大當家。”
“哦!”趙瑜一笑,‘這小子倒精乖’,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丁濤忙答道:“俺……小的喚作丁濤,橫勾丁,水壽濤。”
“你識字?”見丁濤報出自己名字的寫法,趙瑜便問道。
“……只會寫自家的名字。”丁濤有些不好意思,不過還是照實回答。
輕笑了兩聲,趙瑜走過來,拍著他肩膀道:“只會寫名字也沒什麼?等到了義學,跟著先生好好學,只要用心,學會幾千個字也不難。”
丁濤的腦袋一陣猛點,激動道:“俺……俺會用心的!”
“以後能記得今天的話就好。”趙瑜說著,輕輕把他一堆,“快上去罷,莫要脫隊。”
“是!”丁濤挺起腰高聲答道,轉頭小跑著上去了。
一上甲板,熾烈的陽光直刺眼中,他忙眯起雙眼。黑暗的地方待久了,突然走到陽光下,一下適應不了。好半天,他慢慢睜開眼。前面先出艙的新招水手,已經在船下的棧橋上列隊。現在在甲板上嘈雜一片的,都是要跟他一起入義學的小子。這些小子鬧哄哄的,船上的水手連推帶趕,才在主桅下清出一塊空地,以便將降下的帆蓬整理好。看著水手們越來越黑的臉,丁濤毫不懷疑,如果再鬧下去,脾氣暴躁的水手們肯定會飛起一腳踹過來,把他們這些混小子都踹下海,又或是踢回艙內。
甲板上的孩子們好奇地張望著,對港內的新鮮事物指指點點。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連岱山島都沒出過,最多的也只是在漁船上圍著島打轉,去過縣城的屈指可數,倒是頗有幾個來過衢山的——衢山離岱山極近,如果是順風,來往兩島其實只需兩個時辰,比去縣城要方便得多。臘月時,到衢山買些年貨,也是這兩年岱山島民剛剛養成的新習慣,丁濤與他老爹也是一樣。
只是他一看周圍景物,卻完全不是記憶中衢山港的印象。不大的海灣,在東面有個直通大海的岬口,岬口處兩山對峙,南面的山丘高些,上面有著一個高高的望樓。丁濤眼尖,還能看清望樓頂端吊起的大鐘。岬口南北山丘上立著不少石柱,上面還架著長長的木樑,木樑隨著風上下搖晃,卻不知是做何用。回頭向西看去,陸地上,遠處,一間間大屋,有些還冒著煙,近處,一排排大坑,有的坑裡是一具如被剔光了肉的黃魚的木製骨架,有的坑裡卻停著海船。
‘這是哪兒啊?’丁濤摸不著頭腦。
“是衢山船坊!”一個與他差不多年紀的小子在他旁邊驚叫著。
“衢山船坊?!”丁濤吃驚。這幾年,打著‘衢’字字號的大型海船一艘接著一艘的下水,衢山船坊的名氣在東海上也越來越響亮。價格適中,質量上乘的衢山海船,在船主中間有著不俗的口碑,就連岱山島民也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主持衢山船坊之人便是當年明州船場的大匠作,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名匠,但真正進過船坊內部參觀的卻沒幾個。來衢山購物,都只能在島西港口、集市中行走,衢山島東部,尤其是船坊一帶,向來都嚴禁外人出入。
“那是大澳!”還是剛才說話的小子,指著遠處的大坑喊著。看他的衣裳,質地也好,裁剪也好,都很精緻,比起其他孩子要強上不少。由於他嗓門大,看起來又有些見識,身邊也聚起了十來個孩子。
“什麼是大澳?”一個小孩不解的問道。
那小子斜著眼瞟了一下,下巴一揚,不屑道:“笨,就是造船的坑!”圍觀的孩子們一陣鬨笑,提問的小孩臉紅耳赤,恨不得找的縫隙鑽進去。
‘原來是造船的地方。’丁濤恍然,‘怪不得會有船停在坑裡。’其實他也不知,不過他還記得爹孃的叮囑——少說多看,只把問題憋在心裡。
那小子嘲笑人後,更加趾高氣昂,指著最遠處大澳道:“大澳不僅造船,還能修船。你們看那邊,那艘有一排洞的船,就是要在這裡修的。”
丁濤順著望過去,只見那間大澳中,停著一艘比他腳下的船隻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