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敵軍倒也罷了,最後卻還打成了擊潰戰,讓大多數敵軍都跑掉了。
丁濤低下頭去,雖然明白趙瑜的意思,但以他的地位不夠資格多嘴。不過在一邊旁聽的朱聰卻有足夠的資格,他把趙瑜沒說出口說了出來:“徐文實在太貪功了。如果讓開大路,放敵軍過去,再從後堵截,又或是乾脆誘敵深入。不論用哪種策略,只要配合野戰三營全軍,定能全殲這六千人。現在倒好,讓人跑進山裡去了!”
趙瑜知道徐文這個人——他手下指揮使一級的軍官不過三百多,他對其中每一個人都知根知底——徐文並非浪港出身的老臣,投奔東海不到三年,而且不是福建、兩浙的鄉里,而是京東東路【山東】萊州人。其人勇武過人,舊時慣用一把五十斤的大刀,人稱徐大刀,同時還讀過一點書,有個字喚作彥武。他年少時曾販鹽為生,據說也曾以黃巢自許。
當年東海大勝金人,俘獲無數,獻了近萬匹戰馬與大宋。而那時的徐文正在密州板橋鎮的巡檢司中擔任左十將——這個職位相當於東海軍中的排正,比都頭小,比隊正大——當他看到上千匹戰馬從東海船上湧進板橋港,又聽到東海軍的威勢,便立刻放棄了芝麻大的小官,轉身便投來了東海。
由於徐文文武皆備,在軍中也升得很快。不到三年便晉了校尉,雖然正營中的指揮使沒他的份,但副營一立,進行人事安排時,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