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為凜冽了。就算裹著西北生產出的毛呢大衣,穿著軍靴,在這寒風之下,身上也沒有多少暖意。
“現在是冬天了,來之前,蘭州那邊還下了一場小雪呢。”
姜立說話時,嘴邊上直冒白氣。用不了多久,北國就會變成一片白雪皚皚的冰雪之國。李杜說的多事之秋,是在最近的一個月裡,先後是忻口會戰失敗。淞滬會戰失敗,然後楊虎城,趙鐵樹等兩個集團軍,還有宋哲元,孫殿英的部隊也相繼撤出了保定。滄州一帶,退往了石家莊。李杜領導的第5集團軍與日軍大小戰鬥不下百次,最終也先後放棄了歸綏,暫時西撤。歸綏會戰,以日軍的勝利告終。
而南京方面,在淞滬與日軍鏖戰了數月之久,之前期待的列強幹涉也一直遲遲沒有來到。最終宣告失敗。
民國一連四個方向的會戰都宣告失敗,確實讓一度進攻受挫的日軍士氣再度昂揚起來,而民國雖然抗戰的意志仍然堅決,但一股悲觀的氣氛卻確實縈繞不去。
“南京那邊。淞滬會戰失敗,幾十萬軍隊擁堵在撤退的路上,全亂了套,再給日軍的飛機從空中一炸,徹底崩盤了,幾十萬人吶,給趕鴨子的一路往東趕,死傷無算,那些在戰場上都沒有死的將士,就這樣死在了逃亡的路上。就算退到南京,也難以回覆元氣,南京這次怕是真的保不住了。”李杜重重一嘆道,雖然西北對於民國對日本的戰局已經推演過無數次。對於南京淪陷的結果早已經有所預料,可此時的南京畢竟還是民國的政治中心,真到了這一刻快來臨時。心裡多少有些不願意去接受。
“晉綏軍,還有衛立煌的第14集團軍,朱總的18集團軍在山西損失都不小。特別是閻錫山的心氣這一戰也被打垮了,現在只想著把太原的東西儘量搬出去。太原陷落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刑佔清接著說道,“相比之下,咱們西北軍目前損失還算是比較小的,仍然有佈置大型會戰的實力,況且現在寒冬已至,日軍絕對無法再保持之前的推進速度了。算是不幸中之大幸。”
“日軍的三板斧現在還只不過是打出了第一斧,後面難捱的日子還久遠得很呢。”
姜立搖了搖頭,也許不瞭解歷史上的每一次對日戰爭,但對於歷史上大致的程序姜立還是記得的。按照原來歷史的程序,在半個月前,太原與上海就已經陷落了,而石家莊,邯鄲早就陷於日軍之手。日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河北。而在保定戰役中,日軍再次陣亡了將近七千人,加上傷員超過兩萬八。
此時日軍單是在河北就直接陣亡了將近三萬人,輕重傷員近七萬。在歷史上因為宋哲元的準備不夠,因為劉峙的一觸及潰。日軍用不到三千人的代價就拿下了整個河北,而此時,日軍花了超過十倍的代價才打下了半個。
日軍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一路打到了太原。用百餘人左右的傷亡拿下了大半個綏遠。而現在,日軍付出了幾乎相同的代價才打下忻口戰線。陣亡日軍超過六千人,才打下歸綏。
“整個北方戰區,日軍便直接陣亡了將近6萬人。失地存人,日軍這個損失也是相當大的。若是算上淞滬那邊日軍的損失,半年不到的時間,日軍就陣亡了近8萬人,日軍完成了既定的戰略目標,咱們的作戰計劃也完成了。這樣再消耗個幾年,就能把日軍給耗幹了。”說完了那些不好的訊息,相比起現在輿論上的一片愁雲慘淡,李杜臉上卻露出了一絲笑意。
一年能消耗掉一二十萬日軍,過個幾年,日軍的精銳老兵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後面素質也必然會出現大幅度的下降,傷亡只會越來越大。李杜說的情形也是西北總參謀部希望達到的。
“走吧,我去看看包頭一帶的防禦工事構築得怎麼樣了。要是沒建好,這板子可就要落到你們身上了。”
姜立大步向前走去。李杜在綏遠第一仗打得算是乾淨利落,輕易的收拾了日軍偽軍五六千人,一戰就把偽軍的膽氣徹底打掉了。還使得山西方面的日軍不得不抽調援軍增援。後面的戰爭卻是中規中矩,沒有再有什麼大的動作。一方面是河北,河南牽扯了西北太多的精力。另外更重要的一方面,姜立倒不是真的要在歸綏與日軍來個大對決,而是藉助在歸綏與日軍作戰的時機,打造包頭外圍陣地的防線。經營這裡的永備工事群,同時,為開發包頭鐵礦做好前期準備。而日軍在進行保定戰役,忻口會戰的同時,也沒有精力在綏遠再發起一場大規模的攻勢,在打下歸綏,認識到在綏遠的西北軍實力猶存之後,也沒有了再向西進一步。畢竟在忻口一線,若不是側擊娘子關得手,日軍說不定還要付出更慘重的傷亡,至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