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也一如既往地請纓上陣,同樣一如既往地被雷曉飛拒絕,直到了雷曉飛讓人通知戰爭結束,她們才跟伍府尹他們過來,現在,她們正爭了一個好位置,與洪七公、文武等人邊觀戰,邊替雷曉飛掠陣。
種猜做好準備運動後,對雷曉飛行了一個他們國家的起手禮後,就探試性地對雷曉飛踢出了一招“鞭腿”。
雷曉飛的前世時,中、泰兩國的武術界,曾經組織過多次兩國的比武,什麼中、泰散打王PK,什麼中、泰拳王爭霸,雷曉飛也看過不少此類的節目,雖然那時他並不會功夫,但還隱約記得不少招式,其中“鞭腿”就是雙方散打中最喜歡用的招式,也是當時頗為實用、厲害的招數。
“鞭腿”,在泰拳中稱之為“橫掃踢”,跆拳道中稱之為“橫踢”或“旋踢”,空手道則呼之為“弧形腿法”。雖然其稱呼不一,細微的練習要點各異,但其技擊用法沒有多大的區別。它的發力是藉助於收縮腹腰肌群,接腰轉的力量將腿踢出,故力量大。它是用足弓及前脛象鞭子一樣的橫掃抽打對手,故有攻擊面積大的特點。
“鞭腿”可以攻擊對手的上、中、下盤,以出腿速度快、變化無窮而著稱,在雷曉飛前世時的徒手搏鬥技術中佔著重要的地位,也是那時世界上各國技擊術倍受重視的腿法之一。
“鞭腿”雖然在後世是厲害的攻擊招數,但在這以武功為江湖爭鬥的主要攻擊手段的當代卻不然,只因當代的武功比後世強多了。“鞭腿”屬於遠攻的招數,以力大著稱,凡有利就必有弊,力大的招數,往往就欠缺靈動。而且,以力大著稱的招數,只有在自己的功力強於對手時使用,才能奏效。
種猜可能見到雷曉飛一副文靜的模樣,以為他就算會武功,也不會強到哪裡,就想依仗自己的力氣,以力大著稱“鞭腿”速戰速決,挽回一些大敗的面子。
此時的雷曉飛,已經算是招式運用的大師了,他要對付“鞭腿”這種長距離攻擊的招數,起碼有十多種以上的有效辦法,而且他也有過類似的對付經驗。
在巴蜀爭奪武林盟主那次,與“打不倒牛二”對陣時,牛二在被判敗後而忽施突襲的那一腳,就與種猜現在踢向雷曉飛的“鞭腿”類似。如果雷曉飛也以上次對付“打不倒牛二”的那一招,就是用膝蓋對大腿肌肉,相信雷曉飛也可能一招就勝出這場比武。
雷曉飛並不想這麼快就結束這場比武。他這樣做的原因有三。一是照顧對方的面子,對方怎麼說,都是一個統領五萬大軍的首領,一招就撂倒人家,也讓人家太沒有自尊了。二是雷曉飛想從與這個泰拳高手的比試中,加深瞭解泰拳的功夫。三是雷曉飛想從對陣的實戰中,提高自己的交手能力。
基於以上這幾點原因,雷曉飛就沒有用上那速勝的招式,他決定以“截拳”中普通的短打招式,與種猜對攻,一是增加比武的可觀性,二是在臣服對方之餘,給對方留點面子。
於是,雷曉飛運起了七成的功力,一掌向種猜的“鞭腿”迎了上去。
“轟”的一聲不算太響的響聲過後,雷曉飛與種猜都在對方招式的反作用力之下,被震得不由自主地向後各退了三步。
這情形,讓在場的除了熟悉雷曉飛根底的寥寥幾人之外,全都愣住了。
會武的人都知道,腿擊出的力量比手大多了,何況,還是以力大著稱“鞭腿”,出擊時的力量就會更大。看似文弱的雷曉飛,竟以一掌之力就能架住了對方的“鞭腿”,這結果,出乎了大多數觀戰者的意料。
第623章以硬碰硬
種猜也被雷曉飛的這一招驚愕了。他這一腳已經用上了九成的功力,想不到年紀輕輕的對手,竟然用掌就招架住了,對手錶現出來的深厚功力,已經足已跟自己平分秋色。
種猜年屆四十,有三十年練功夫的經歷,而且,他的武功在國內也排得上名次。他見雷曉飛這位年紀輕輕的對手,有足以與自己抗衡的功力,不可思議。功力靠的是積累,難道對手從孃胎已經開始練功?
兩者功力相近的話,遠攻的招式就不佔優。遠攻容易被對手把進攻部位盪開,而導致自己的身體失去平衡;遠攻也因無法變招而容易被對手借力,導致自己失去主動。所以,種猜就不再用遠攻的招式,改用了貼身近攻的武技,向雷曉飛招呼了過去。
硬碰了一招之後,雷曉飛對對手的功力已經有底,他清楚對手的功力不及自己,於是就放心地運起“截拳”,見招拆招,與對手搶攻。
雷曉飛自學武功以來,每次與人交手幾乎都採用後發制人,為什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