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頂,漢白玉雕花拱券石門,簷下額書“敕建鳴鶴觀”五個大字,乃是開國皇帝所書。門前有石獅、華表等物。欞星門外有磚砌照壁,壁心嵌“松鶴延年”字樣的琉璃雕磚。
山門內為靈官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內奉王靈官像。靈官殿後東西兩側有鐘鼓樓,為方形二層建築,東為鐘樓,西為鼓樓。
其後為三清殿,坐落於高大的“凸”字形臺基之上,殿面闊五間,三間前列月臺,灰筒瓦歇山頂,殿內供三清神像。
老律堂位於三清殿後,為觀內道士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殿面闊三間,勾連搭建築,前出月臺。分兩層,上層殿內供奉一隻仰天長鳴的仙鶴,仙鶴佔據在一支魁梧的松樹之上。據說是天上的仙鶴看見此處是一風水寶地,落腳再此,因此築觀紀念。下層則是桌椅板凳等物,為觀內道士活動的器具。配殿、廊廡分列中軸兩旁,是道觀內的道士和香客休息之所。
太子重華和黃蓮兩個人剛到山門,就有裡邊的道長出來迎接,黃蓮並不認識,如果梅三兒醒來自然知道,他不是別人,正是前邊和梅三兒大戰後暈倒的明月道長。
明月道長和一個鶴童顏的老道士一起迎出山門,給太子殿下見禮。太子微笑著說“免禮平身。”然後就看著黃蓮樂呵呵的介紹:“蓮妹,這一位是鳴鶴觀的一鳴道長,這位是明月道長。黃蓮因為精神意識經過了梅三兒的取捨,只有高興的事情留在了魂魄之上,所以現在不認識明月道長,當然沒有特殊的表情,只是微笑著見禮。並沒有出聲。明月道長卻是一愣,這個妖精,怎麼攀附在了太子的身邊,不覺目露驚詫。
一鳴道長看明月道長的表情,以為他不知道太子和黃蓮的關係,遂戲謔說道:“明月師弟,這位美女是太子殿下的好朋友,是前龍圖閣大學士兼太子少傅的黃範的女兒,如今黃範老師傅駕鶴西去,留下了這一脈香火。你應該有所耳聞,目光灼灼,可不合適。”
明月道長被一鳴道長的話點醒,連忙拱手施禮,“失敬失敬!兩位裡邊請!”
太子依然笑微微的,並沒有因為明月道長的過度關注二生氣,黃蓮長得天姿國色,大家愛慕也情有可原。“二位不必多禮,我們此次上來,也是蓮妹忽然生起趣味,二位不必相陪。”但是卻不打算讓他們圍繞在蓮妹的身邊了。
一鳴會意,“既然如此,太子和黃蓮姑娘隨意,有事儘管去找貧道。”說著,彎腰施禮,邁步離開了二人。明月道長想跟在身邊看個究竟,太子道,“明月道長,感謝你送我那寶物,使我可以等到蓮妹回來。”太子口中說的寶物就是那面照妖鏡。如今,正在黃蓮的懷中。
明月道長心中一動,好你個妖精,今天我立刻要你獻出原形。當即說道:“太子客氣。救人性命是我們道家的本分,不知道黃蓮姑娘的意中人可是太子?這銅鏡有沒有說?“這句話問的唐突,有刺人**的嫌疑。然而太子也很想知道這銅鏡之中,為什麼只有黃蓮自己,難道蓮妹並沒有愛戀自己嗎?於是太子微笑著向黃蓮道:“蓮妹,這就是我日前和你提起的救命恩人,是他用銅鏡救了我的性命,你今日可有把銅鏡帶來,我們可以請道長幫忙看一看!”
黃蓮探手懷中,拿出來一面銅鏡,“可是這個,給你!”
明月道長接過鏡子,將鏡面對著黃蓮,太子也伸頭探望,只見裡邊一個俊俏的少年,正是太子重華。明月道長詫異,這鏡子先是一枚照妖鏡,按說這個黃蓮是個妖精,應該一下子就被罩在金光之中,顯出原形,怎麼沒有事情生?看鏡中,出現的是太子重華的容貌,他們還真是一對真愛情侶,難道他們人妖相戀,也可以嗎?
明月道長的眼神迷茫,太子重華卻喜不自勝,“蓮妹,你看,你的意中人真的是我哎!”說著,抱起黃蓮旋轉起來,忽然被抱住旋轉,黃蓮受到驚嚇,連忙抱住了太子重華的脖子。太子更加得意,“明月道長,感謝你救我性命,這銅鏡就物歸原主,你請收回吧!”說著,停下轉動的身軀,依然抱著黃蓮向後殿走去。徒留下明月張口結舌,凌亂在風中。當時與梅三兒的大戰到如今他還記憶猶新。這是一個多麼強悍的存在啊,自己被他一棍子打到吐血啊。最後暈死在當地。而且,他記得當時這個黃蓮似乎知道自己害她的事情,當時瘋狂地想要撕掉自己,如今,怎麼這麼安靜呢?這部科學啊?
明月道長不知道,這人的肉身的記憶只有一次浮現的機會,然後會自行消失,所謂所有恩恩怨怨都化作了浮雲。這怨仇往往寄託在靈魂裡,肉身上的意識只有星星點點,以往說到的厲鬼,就是因為靈魂不肯罷休,一定要報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