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已經痊癒。
但是也僅僅如此了,胡小玉再也沒有給予孔子其他的東西,而孔子一家,雖然看到了胡小玉家的神秘,還是並不苛求什麼。
胡小玉只是用心教授,孔丘和孟皮文字,對於他們而言就已經非常知足了。
春去秋來,轉眼間,10年過去。
自從孔子在,10歲那年,學會了各國文字,胡小玉就已經不再教他了。
不過,胡小玉是放任他進她蒐羅的竹簡觀看,如今,他不過15歲的年紀,就自有了一番獨特於這世界的思想和感悟。
孔丘自己,他覺得能跟隨胡小玉學習文字,就感覺到格外幸運。
也是從想起,當初顏徽在帶著他去求學卻被趕出來的情景,他不禁想,為什麼學習要分貴賤,而不分好學與不學,這般想想疼了腦袋,年紀輕輕的他,竟然跑去了城裡和人家辯論,雖都被駁回了,但是,他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
可到底年輕過分,自是輸了,便去問胡小玉。
胡小玉並不給他解決此道的方法,只是指了指一堆她前些日子剛從楚國弄過來的策論,說道:“孔丘尼不過觀記數百卷竹簡,便以為天下無人出你左右嗎,又或者覺得,你的想法是絕對正確,他人卻是錯誤的?”
孔丘低下頭去,胡小玉淡淡地說道:“狂妄與他人辯論,姑且不說,你之觀點是否真的正確,就因你這般心裡,便是不對。人之看法,角度不一樣,想法就不一樣。”
孔子頓時漲紅了臉,他的確是因為自覺學習多矣,才這般無所畏懼堅持自己的至理,卻是忽視了其他。
他誠懇地向胡小玉認的錯,然後,按照胡小玉的要求繼續沉浸在書海之中。這時候他的態度更加端正,也更加全心全意,甚至有了廢寢忘食之舉。
等到眾人催之,他才不捨得放下中讀書,嘆息道,學無止境,又道曾和他辯論的學者也有許多想法是正確的,並且值得他學習,當然,他還是堅持自己一開始的思想。
胡小玉就在一邊看著孔子一點點悟出後世傳承千年的至理,心裡的感覺真是格外的奇妙。
自覺自己見識不多,孔子也終於想出去走走見見世面。
現在顏徽在輕鬆多了,孟皮已經長大,家裡的生活已經好上很多,得知孔子要外出遊學,顏徽在很支援他。
孔丘來拜別自己,胡小玉沒見他,因為她知曉,他守護在孔子身邊的時間已經到了盡頭。
他以後會遇見,各種各樣優秀的老師,會包括教授他禮儀的太清老子。
目送孔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