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分為三類,一是“行賣”,二是“裡廷”,三是“暗鬼”。
“行賣”指的是常年做這買賣的,因為以前舊社會沒有考古這專業,有的也就叫個金石家,所以統稱為“行賣”。
“裡廷”就是指那些原本少爺羔子,後來家道敗落了的人,因為從小過的就是鹿鐘鳴鼎,用的是漢瓷,坐的是唐墩,所以見多識廣,這些人,原本大多是王侯的子孫,所以名稱裡暗含宮廷的一個“廷”字。意思就是從裡面出來的人,但是這些人也大多被人看不起,出來也就是混個肚兒圓。
“暗鬼”指的就是倒鬥摸金這一類人,因為常年和墓穴、棺槨打交道,這類人也出了不少鑑寶的高手。
前兩類高手靠的是“看”和“摸”來識別,只要把古玩從頭到腳仔細撫摸一遍,即知何朝之古,價沽何金。
而“暗鬼”依據的就是“聞”,因為在墓穴裡的屍體,一般多帶有屍毒,不能直接伸手觸控,而葬者多喜歡把寶物帶在身邊,所以倒鬥高手不會象東陵大盜孫殿英那樣的大苯賊,見什麼拿什麼,逼急了就來個“大揭頂”。
“暗鬼”只會選幾個珍稀的小飾物,一是便於出手,二是寶物講究的是愈小愈稀,因為古代的工藝不發達,但是勞動力資源比較密集,所以造大容易造小難,像萬里長城,就是勞動力集中的表現,除了前兩年聽說過有人要在上面鋪瓷磚,倒是沒聽說過誰要把它倒把手賣出去。
因為這類人常年在地下玩“地道戰”,而且出售時也不明,所以被稱為“暗鬼”。
一般能冠以這個稱號的都是高手,據說清朝末年有個“暗鬼”高手,享譽全國,後來日本鬼子侵華,因為不願意給日本人識別古玩,被活活槍殺。
此人是個“聞家”,據說隔著門簾就能聞別,一次有人要拿幾件古玩來鑑別,剛走到院子,他坐在屋裡就讓來人回去,當時大家都不解,後來他笑著告訴眾人說:“這人拿的是個雌品,在碳火上燒烤過,滴過棺材油(據說用老棺材末燒化後滴在古玩上,可造成不平,偽造成古玩被泥土裡的酸性物質侵化的手感),又在地裡漚泡了半年,剛取出不足一星期。“來者聽後倉皇奔逃,眾人皆服。
行六子說話間就和另外兩人推攮著陳伯走進旁邊的一個茶館,三人坐定後,一人從口袋裡拿出一物,遞到陳伯眼前,我站在門口,陳伯背對著我,我看不清楚他們手裡拿的是什麼,但是我看見陳伯放在長凳旁邊拿著掃把的手在微微顫抖,我進了門,坐在旁邊的一個桌子前,眼睛不經意的瞄了過去。
擺在對面四人桌子上的是一尊人擎鼓腹凸雕龍紋杯,“人擎”指的是杯子把手的地方鑄造成一個銅人,手擎杯子,杯肚外鼓,雕刻著龍紋,杯口緊縮,因為隔的遠,我估摸不出具體年代。
“這是個贗品,早在你們身上的時候我就聞到一股豬尿泡味,所以我不願意過來就是因為這個。”老頭輕描淡寫的說道,和剛才在門外我看到的舉動完全相反。
“什麼,老爺子你別糊弄我們。”一個漢子按奈不住,起身吼道,四周的客人紛紛注目。
“既然是這樣,還談什麼,何必讓我看。” 陳伯欲拂袖而去。
“別,別,陳老爺子,你說這是假的,有什麼證據。”行六子趕緊拉住陳伯,強笑著問道。
“首先,這個杯子在文獻中是有記載的,此杯形似人舉,九龍雕頂,青銅封沿,錫泥斷口,其工藝應該屬於漢朝武帝時期,為宮廷之物,有書雲:“豐其溢,日中見槲,遇其夷主。”這中間所指的“夷主”就是匈奴,是漢廷賞賜匈奴之物,但是你看看現在這個,龍翹垂尾,而當時漢朝講究的是龍尾擎身,這就是最大的敗筆,不用聞就能看出,虧你行六子也是跑江湖的,連這點兒都看不出來,看這封口,雖然模仿的似模似樣,但是當時的青銅業很發達,冶鐵使用的還是皮囊鼓風,所以漢代出土的青銅製品往往有一點燒焦的皮味,這玩意你一聞,就是新嶄嶄的鐵渣滓味,這東西無非是用豬尿燻了幾天。就在這兒裝神仙。唉呀,小老弟你是走了眼了。” 陳伯說道。
“媽的,你敢騙我行六子,我看你們是不打算在這條街上混了。”聽完陳伯的話,行六子大怒,拽起一個漢子的衣襟,欲施以老拳,兩人嚇的臉色蒼白,正欲辯解。陳伯一把拉住他,說道:我看這二位也不是有心施騙,畢竟是吃江湖飯的,難免有所誤會。問清楚再說也不遲。”
兩個漢子連連點頭,惶恐的說出了這杯子的來歷,原來這兩個傢伙是以倒鬥為生,平時也到一些鄉村古宅巧取豪奪,前不久剛從一個外鄉商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