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皇帝忍了又忍,才容許四九堂依然存在,但四九堂日益發展;把持沿江漕運;觸及了皇帝的底線,遲早是要剷除的。
厲景琛知曉過幾年江漢地區旱澇;禍及江南地區,在賑災中四九堂從中阻攔,又有官員翫忽職守,一場由祁承軒帶去的血雨腥風給災難更是蒙上了一層血色。這些暫且不表,厲景琛沒有想到早幾年他就會遇到四九堂的人,雖然是金盆洗手、退隱江湖的。
可是,進了那種地方又怎麼會是說退就退的,四九堂會成為他的噩夢,如影隨形。
吳興德與此人的相識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了,十來年前,當時才十七八歲的吳興德因沒爹沒孃,又遭受到大伯父一家的苛待就逃出來混了,只是一個普通的混子罷了,說是參加了幫會堂口,也只不過是一條街上的不成氣候的小幫派,連收個保護費還要看人眼色,嘖嘖,那叫混的一個悽慘,好歹也弄了個肚圓,不用再忍飢挨餓。
有一日在街行閒逛的時候,吳興德就和此人對上了,打的不可開交,那人比吳興德大卻沒有討到半點兒好處,被吳興德開了瓢,隨後二人因當街鬥毆被抓了進去關在了一個牢房裡頭,男人的友誼讓人琢磨不清,生死不容的進去、換命的交情出來,自此就成為至交好友。
“說來慚愧,那時只不過是為了最後一個肉包子就打了起來,誰都不讓誰,現在想想只不過是少年意氣罷了,但換了一個生死之交,值。”吳興德笑著介紹找來的幫手,有意多說一些也是想為其在厲景琛面前留個好印象,“那人姓梁,都叫他梁大,有本事、講義氣,但也不是魯莽之輩,我現在講的再多都沒有用,少爺見到了就知道了,梁大是個好的,混了那麼多年在四九堂也當了個堂主,後來受了傷、老孃年紀也越來越大,而且還得罪了人,刀頭舔血的日子過多了也厭倦了,就萌生了退意。少爺可知曉幫會里頭的人想要退出來要付出什麼代價?”
厲景琛搖頭,吳興德說的雖然簡單,但在他的腦海中已經描繪出了一個膀大腰圓的彪形大漢,絡腮鬍、大嗓門,面板黝黑,說不定還缺條胳膊斷條腿什麼的,一個鐵骨錚錚的草莽大漢。
“道上傳言,脫離四九堂必須三刀六洞。”吳興德在身上比劃了一下,三刀下去對穿而過,可以想見是多麼的兇殘。
所謂三刀六洞是用利刃在自己的身體上對穿三個窟窿,是一種僅次於自盡的自我刑罰,所以說進了四九堂就別想出去,要出去就要付出血肉的代價,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挺過三刀六洞的刑罰,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毅力在自己的身體上開個窟窿,還不止一個。對梁大,厲景琛越加的好奇。
說完梁大,吳興德的表情變得嚴肅,嚴肅下有著難以壓制的憤怒,“少爺,施仲謀已經簽字畫押,爺的死都是他們一手造成的。”吳興德從懷中掏出一份供詞遞給厲景琛。
厲景琛原本想著自己見到這份供詞的時候會憤怒、會緊張,說不定手都會因為情緒激動而顫抖,但他錯了,他十分的平靜,內心毫無起伏,一片冷寂。開啟供詞,上頭詳細了寫了施仲謀的生平,幾歲當了童生,後一年考中秀才,隨後就屢試不中,鬱郁不得志而放浪於青樓楚館,自認為風流的寫了幾首傷春悲秋、感嘆時不待我的酸詩,慶曆九年在青樓中結識了同在那邊逍遙的厲禮宏。
施仲謀以妹子予之,其妹成為了厲禮宏眾多姨娘小妾中的一個。施仲謀善於鑽營和投其所好,很快就獲得了厲禮宏的看重,同年厲禮宏將其推薦給了厲任遠,在厲任遠身邊當過一段時間的幕僚,頗受重視。
後因晟國公身邊缺少善於出謀劃策、能說會道的謀士,厲任遠就將施仲謀引薦給了晟國公。施仲謀雖然屢試不第,但他投其所好、逢迎拍馬的本事已經學到了滿級,在晟國公的身邊也綻放了光彩。
慶曆十年,西北燕山關戰火起,西北邊疆乃是晟國公勢力所在之地,這次戰役理當是晟國公的人出戰,但皇帝點將厲溫瑜。厲溫瑜駐紮燕山關多年,表現可圈可點,而且為官為人都讓人信服,在燕山關百姓官兵的心中地位超然,如果此次戰役再讓他獲勝,晟國公在西北邊疆的權威就會受到極大的挑戰。晟國公耽於享受多年,已經不可能披掛上陣,他的手下也鮮有比得過厲溫瑜的人。晟國公起了殺心,可他又愛才心切,屢次派人接觸厲溫瑜,企圖說服厲溫瑜投向於他,但厲溫瑜忠誠於皇帝,並不向晟國公卑躬屈膝。
慶曆十年末,前線戰事吃緊,缺少糧草輜重。朝中幾黨相爭,誰都不服誰,最後不知是誰提出讓大皇子祁宏志負此重任,當今皇帝可以說是個明君卻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