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在內務府手裡得到採辦銅斤的差使,必然是使了錢的,而且為數不少。他們正等著這個差使將虧空補足,怎肯輕易放手。若是公開招集商人,不過是給內務府中的官員又一次獅子大開口的機會罷了。就像你說,商人逐利,花了大價錢弄來的差事,卻不能得來同等的利益,他們就會在銅斤上想法子,弄虛作假,以平虧空,若是出了問題,導致鑄幣停工,干係非小。是以,兒子認為,還是要與承辦者一定利益為好。”胤祜得康熙多年教導,他可能沒有兩個弟弟在某方面的專長,卻在人心的把握上更勝一籌。
康熙心下寬慰,總算自己的苦心沒有白費,三個兒子都如他所期望的那樣發展著,大清後繼有人啊。
現在的幾個孩子當中,只有二阿哥胤只的性格跟毓秀很像,都有些簡單粗暴,脾氣還很急,眼睛裡面不揉砂子。顧爾聽了兄長的話,胤只很是不滿:“大哥,豈可如此縱容那些奴才的貪心!”
胤祜看著弟弟,突然間有些明白他爹面對他娘時的那種微妙心理:“二弟,皇阿瑪以前跟咱們說過‘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你都忘了麼?”
胤只是個很認真的孩子,他立馬舉出例子:“去年到廣西,那裡水清見底,魚並不少!”
胤祜突然也覺得手指癢癢的,他怎麼這麼想敲這小子一下呢。既然不能講道理,那就暴力鎮壓,反正他長得又不像娘,沒法子裝可憐。胤祜沉下臉,拿出長兄的態度:“二弟,皇阿瑪教導咱們的都是金玉良言,你只管記住就是。你才讀了幾年書、看了多少世事,就敢來說嘴。”
好吧,這個時候都是弟弟敬哥哥,尤其是像胤祜這種嫡長子,胤只再不情願,也得嘟嘴忍下,“哦。”其時還是不服氣,打算一會兒就去母親那裡告黑狀,老大他說不過人家,就來拿兄長的款兒來訓人,真不地道。
三阿哥胤祈看看大哥再看看二哥,最後目光落在了康熙身上,他一臉憨意的抓抓頭皮:“皇阿瑪,兒子覺得大哥和二哥說得都有道理,我該聽誰的?”
康熙抽了抽嘴角,有一個除了行軍佈陣之外,就是一根筋的兒子真讓人傷不起,他勉強按下額上暴起的十字:“現在聽朕的。”
“哦。”胤祈點了點頭,“那皇阿瑪說吧,兒子聽著。”剛才就他們哥三個發言了,康熙還沒作最後總結呢。
康熙這回不只是嘴角抽了,連眼角都在抽,“這中間的差價還可以再壓一壓,只是如胤祜所說,身為皇家,不要太過與人較利為好。”他這是贊同大兒子的話了,“曹寅多年來兢兢業業,在江南經營多年,如今江南士人歸心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在內。最為難得的是,這些年來他侍君以誠,從不言苦,是以,該貼補的時候,便貼補一些吧。”他這後一句話,卻是說給大兒子聽的。
康熙三下江南,曹寅要修康熙要住的行宮,又要鞍前馬後的接駕,
康熙這人比較重舊情,小時候跟他關係比較好了,長大之後,又一直沒有大毛病的,他都不自的護著。
胤祜自然知道曹寅跟康熙的關係,輕輕點了點頭,表示受教了。
康熙其時心裡早就有腹案了,他的想法是讓幾人再提出一個更合理的方案出來,然後由幾家同時承包。今天不過是藉著這件事,考較一下兒子們罷了。
此時正事已經完了,他心情很好的跟幾個兒子聊天:“胤祈,最近在學堂裡過得如何?”
三阿哥胤祈憨憨的一笑:“挺好。”再就沒有其了形容詞了。
康熙嚥下到了嘴邊的嘆息:“胤祗剛剛上學,你們年紀差不多,要多多照顧他。”三阿哥和四阿哥之間年紀相差最少,只有兩歲,兩人總能玩在一起,也只有這個憨厚的三阿哥,才能乖乖的聽他四弟的唸叨。
提到很是羅嗦的老四胤祗,康熙好生奇怪,這個四兒子的八字和名字,甚至連親媽都不一樣了,怎麼嘮叨的特性還是保留了下來呢?想想他和毓秀兩人都沒這毛病,怎麼小四就這樣呢?難不成這也是突變?還好,除了喜歡嘮叨了一些之外,小小的四阿哥並沒有顯現出如龜毛、挑剔等等特性,讓康熙也算是舒了一口氣。
對於康熙來說,他希望他的兒子只是他與毓秀的兒子,身上那個倒黴皇帝孩子的印跡。如今看來,老天爺還算是開眼,四個小子雖說各有各的毛病,卻也有各自的優點,將來他們兄弟四人齊心協力,不愁國力不盛。
康熙對於兒子很是滿意,卻不知他媳婦正磨牙,打算把他很是滿意的嫡長子抓來捶上一頓。
“皇阿瑪,時間不早了,額娘那裡怕是該擺膳了吧?”二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