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洪水蔓延,城牆受損最重;這一向又是西燕軍連日迫城最緊處,士卒折損疲憊,幾日來城牆防線上漸漸已難相持得住。
西北面上,一段城牆在衝車反覆撞擊之下塌毀下去,只趁著這一道破綻,一隊西燕軍蜂擁而入,兩旁守軍亦圍堵不及。這一處再向內數里便斜對著西陽門,只這一隊人馬入城後便也急著尋接應,並不曾往城內方向去。那領軍的道:“我們循著喊殺最響處,總能找著自己人。”
他們行路便朝著南向,正是往大市方向。
大市中亦是激戰猶酣。幾日間,這一方地界數度易手,西燕軍與守軍互相爭奪,皆不肯退讓。此時守軍方將敵軍趕將出去,士卒即尋一處轉角,兩人在一處,便將弩架支在當下,各自朝外向一面。敵軍再向內進,便遭連番的箭弩;而要尋那暗箭的來處卻又不得。
這廂戰況正膠著,往這邊趕著的那一支隊伍卻眼看便也到了。正這危急時,忽然有北聞得一陣馬蹄聲,西燕軍再看時,一支騎兵已衝在跟前。
這一隊足有二百餘眾,馬蹄趟起水花四濺,只聽唿哨聲起,馬上的騎兵俱已亮起兵刃。
原來是方才元貴將走,城上的將官便看見城內有一陣亂。這電光火石間,他心下一橫,向城下大叫道:“敵軍從西面突進城了,元將軍切莫走,我開城,你快進來解圍!”一邊急傳令道:“城門好生警戒,快讓他們進來。”
他這也是當機立斷,若非如此,兩下若合兵一處,便是一股七八百人的隊伍,這樣大一堆,守軍難以奈何,便是大患。此時騎兵突至,幾下穿插便把這幾百人分割衝散。平日裡騎兵對步兵,以一敵五、六都不成問題,而今即便元貴一行精力疲憊,應付這幾百人仍是綽綽有餘。
西陽門南向兩三里,便是白馬寺的所在。寺中僧眾已聽得那廝殺聲便只隔著一道院牆在外,有年少的僧人一時煞白了臉色,幾乎要嚇得暈厥。
闔寺之中,殿宇僧房皆是緊閉門窗,彷彿如此便可避過這一場戰亂災禍。只僧值陪著住持一重重院落檢視,待行至最末一行屋舍,僧值方長長出了口氣。
主持道:“西燕軍中監軍既是信佛的,或可將此處保全一二,只不知那守軍百姓……”停一時道,“明日起寺門不落鎖,有要進來避難的,便都收容。”
僧值驚道:“這固然是善舉,可若有不當,萬一引來了刀兵……”
住持搖頭嘆道:“刀兵若真至此,那一道朽木門閂能擋得住誰?佛曰無相,眼前都是虛妄罷了。”
言罷再看已是行至院落盡頭。僧值看著面前這間屋舍,心中亦說不出是什麼滋味,不由想:“若說不當……旁人再有誰尚不得知,可這一位……當日收容他進來的僧人也是善心,卻不知這動善念,可是會引火而焚自身……”他望向住持銀針般的疏淡白眉,止不住輕輕嘆息了一聲。
他們這廂言說,以為人聲只入這四耳;卻不知房內的陸攸之,亦是聽得清清楚楚。僧值那嘆息中未露的意思,他心下卻已瞭然。
那日住持點破他與裴禹的瓜葛,又勸他捨身出家,自是一番憐憫保全的苦心。只是住持以為置身界外便能安穩,卻不知這其中牽涉的是兩代間數人多深的恩怨糾葛。前番裴禹煞有介事經趙慎手轉交予他的那書信他已仔細焚掉,可信上的字句卻似烙在腦中,再揮之不去。以裴禹的性情,既已看出他的假死,便斷不會輕輕巧巧的放過。以他而逼迫趙慎,無論是相以要挾也好,揭破他假死而置趙慎于軍中無信也罷,裴禹都是做得出的。他當日縱火毀容時的決絕,也是想到這一層而不願留後路。
可其實若真說不留後路,最決絕的便是一個“死”字;可他而今,卻反而真的難下如此的決心。
他並不畏死,只是因為有了牽掛。
陸攸之微微瞬目,一旁是他方才理過的幾件物什,其上用一頂帷帽罩住。他從趙慎營中出來時身無長物,倒是虧得住持施捨。陸攸之微微一嘆,這恩義他又是無以為報,若再因他這身份為古寺招來事端,便更是愧對了。
他方念及裴禹,此時思緒便不由飄蕩。平心而論,他當年亦並非完全不解先生對他的磨礪心思;然而裴禹期望的,不過是他成為下一個自己。
陸攸之回想這半生,先前廿餘年間的生死前程全都不由自主,而這恰最令他介懷。他只怕這一生都要為時事裹夾而身不由己,直到有一日時,連自己都不知自己將要什麼。正是因此,四年前他寧擔著冒犯裴禹也執意要來洛城——不若說,是他執意要離西京。其時,連太師都以為他是為著家仇,可裴禹的冷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