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部分

,她目不斜視,直取羌軍主帥。身旁有兵卒上前揮劍阻攔,卻盡數被銀羽軍截下,白影掠過,長劍出鞘,反射著正午的羲光,已架在那主帥頸上。

“讓你的軍隊撤兵!”韓文殊冷喝一聲。

下面廝殺如火如荼,卻在韓文殊大喝一聲後,皆頓住,那冷肅聲音能讓人血管結冰。

“將軍!”

下面的羌兵紛紛大叫出聲,意識到主帥被擒,早已亂如一團。

“你降是不降?”韓文殊手腕用力,長劍劍鋒已沒入他的脖子。

不等那主帥回答,有幾個羌兵趁亂衝出,卻在頃刻間,被銀羽軍的將士斬殺,一團血霧飛濺,韓文殊銀甲染血,下一瞬,她目光冷冽,怒喝:“放下手裡的刀劍,他的命,你們不要了嗎?”

韓文殊語中夾雜了內力,冰寒的語氣讓人聞聲一震,有幾個羌兵帶頭扔下了武器,正當更多人躊躇著是否投降時,那主帥抬頭望了望天際,只見他唇角極不自然地上揚,似乎嘲諷,又像是胸有成竹,問道:“韓將軍之前在我羌人身上用過的‘請君入甕’,自己怎麼不記得呢?”

韓文殊聽罷,想起當日以火藥激怒羌人,把憤怒的羌人引入桐城,不禁冷笑,“這位將軍恐怕搞錯了局面,當日我軍三千,對陣三萬羌兵,才使出一招請君入甕,關門打狗,如今我軍局勢大優,將軍如何能效仿?”

那人神秘一笑,反問:“我軍若有援軍呢?韓將軍還能如此泰然自若嗎?”

就在韓文殊茫然詫異之時,姍姍來遲的豐慶軍從城門湧入,韓文殊見勢,狠下心來,朝三軍高呼道:“豐慶軍前來支援,三軍聽我號令,殺!”

銀羽軍將士見增援已到,敵軍主帥被擒,此時又為韓文殊豪氣所激,紛紛高舉手中刀槍,大喊著衝向身旁敵兵,激戰再次爆發。

卻在這時,韓文殊身後忽然傳來一聲笑,彷彿死神討命前的諷笑,“你軍只有三萬,現下死傷人數不亞於我軍,即便沒有那豐慶軍支援,拼死抗擊也許能得一息尚存;但那豐慶軍若是倒戈,你還能以一敵十嗎?”

韓文殊一個詫然,不自覺抬頭看向身後豐慶軍,那三萬鐵騎踏入武川,刀槍劍鋒卻並非指向敵軍,那鋒芒閃過鳳眸,卻是朝自己人揮去,韓文殊震驚之下心已涼了一半,看著麾下將士在同樣錯愕的瞬間被自己人砍去頭顱,心中大慟。恍惚間,手腕已被一力道按住,那人反手便是一拽,力道狠辣兇猛,卻顯然並未使出全力,他一手扣住韓文殊手腕,一手壓住其背,韓文殊再想反抗,為時已晚。

“銀羽軍聽著,韓文殊已被本王擒住,你們現在放下手中兵器投降,本王可饒你們不死!”那人高聲喊道,隨後撕下臉上面具,正是羌人如今的首領——木吉卡。

☆、第一百一十四章

後來,嬴珩下令撤退的旨意送到桐城時,那城中已是一片死寂,屍骨沾染著血沫,觸目驚心。有人說,那旨意若早一日送達,歷史也不會這般慘絕人寰。

僅僅五日,朝廷已是天翻地覆。

在之後,算起來不過才半月,大秦疆土岌岌可危,天下安定不復。

最讓人悲嘆驚異的,卻是鎮守邊關多年的十萬銀羽將士。

晉成六年三月廿日,驃騎將軍韓文殊攻入武川,在擒住地方主將,局面大優的形勢下,被兩萬豐慶軍策反,銀羽軍誓死不降。羌族首領木吉卡親自出馬,當場斬殺三萬銀羽軍,無一人生還,那一日,武川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晉成六年三月廿五,玉門關前,大將軍韓信接到噩耗,悲痛交加之下,幾次暈厥不省人事。

晉成六年三月廿八,冒頓單于揮兵殺入玉門關,十萬銀羽軍無帥坐鎮,軍心不穩,措手不及之下,接連戰敗,失守朔方。

晉成六年四月初七,稍稍清醒振作的大將軍韓信得知軍情戰況後,忍下喪子之痛,披甲掛帥,挑旗而起,親自坐鎮,重整軍威。

晉城六年四月十三,韓信在戰場上忽然吐血倒地,最終被匈奴大將所俘,韓信誓死不降,三日後,由冒頓親自持刀斬於玉門關前,一代忠臣大將就此殞滅。

一道道噩耗傳到長安,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國危如累卵,卻盡是鼠輩敗類。

主和熄戰之聲此起彼伏,卻無一人提及豐慶軍叛變之事。嬴珩在接到第一封戰報,吐血病倒後,便久不臨朝,將朝政全權交與宰相蕭何處理。

為安定民心,蕭何派使臣前去兩方戰場議和。

嬴珩一病,宮中立即變得手忙腳亂,皇后蕭情日以繼夜地守在嬴珩榻邊,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