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要走幾分鐘,你慢慢背嘛。”

一路上,二峰和老曾聊起重慶消失的歷史文物,都覺得很可惜,他向我們介紹,這次下半城的建設核心,將以恢復湖廣會館傳統街區風格為主,基本都會恢復陪都時期的建築風貌,而且都是要低樓層的。“正在規劃中的東水門長江大橋建設方案,都因為這個街區的修建而進行了區域性調整。”

走進太華樓二巷寧靜的小道,來到了謝家大院門前,門虛掩著,二峰沒有敲門,徑直推門而入。

雖然整個院子塞滿了違章的臨時建築,但雕樑畫棟居然還有所殘存,一位70多歲的老年婦女出來向二峰打招呼,說是最近也將搬走了。

老曾仔細地挨著對院子裡每個區域性進行拍照,一邊對二峰講:“謝謝你帶路,我可能要拍一、二個小時,還要做些筆記,不用陪我,他們三個可以做我的助手。”

二峰說:“那好,我也有不少雜事得回會館去辦,你們需要什麼支援,請打電話給我就好。”然後向老婦說:“張婆婆,他們是來調研的專家,你知道些以前的故事,多多告訴他們。”

二峰離開後,我問張婆婆:“婆婆,你在這裡住了多久了?”

張婆婆說:“住了40多年了。現在都搬得差不多了,我們也很快要搬。”

“這裡有水井沒有呢?”

“只有那邊側巷裡有一個,不過被石頭蓋住了,很久沒有人用。剛來這裡的時候,我們還經常打井水吃,那個水,夏天冰得不得了。”

張婆婆帶我們到水井旁邊,一個簡易的木棚子架在水井邊上象是養雞的,而一塊大石頭則蓋住了水井口。

老曾問:“老大姐,這裡井水深不深?”

“深啊,有一年大旱,他們用繩子綁塊石頭丟下去,好大一圈繩子,都沒有丟到底呢。”

湖廣會館邊上,學成回國的人不太可能有兩個姓謝的,而且在重慶教授建築,自然與小敏的爺爺沾上了邊。謝宅井深之處,無疑就在這裡,就在井下!

目的地雖然找到了,但怎麼才能在不被人注意的情況,下井去看看呢?

我一拉潘天棒的手,輕聲對他講:“這裡肯定是藏寶地,你不是自稱魅力無邊,從少女到老婦通吃嗎?現在就靠你發揮魅力引開她了,而且,你還要在井上守著,別讓其他人來打擾。”

“放心,交給我吧。”潘天棒一拍肚皮,“我肚子裡有的是辦法。”

潘天棒走到張婆婆跟前,掏出一支筆,一個小本子,滿面笑容地對張婆婆說:“婆婆,我們寫書想收集些資料,能不能帶我去參觀一下你們現在住的房間,給我講講你住這裡四十年的故事呢?越詳細越好。”

張婆婆回答道:“好啊,我們家的故事,足夠你寫十本小說呢,只是家裡亂了一點。”說完就帶著潘天棒去她家參觀了。

巷口很窄,小敏在巷口一人站著,就擋住了外面的視線。張婆婆一走,小敏終於憋不住了,催問我找到這裡的理由,我一邊和老曾使勁移開井上的石板,一邊向老曾和小敏解釋我解謎的過程。

“人微言輕怎麼是一個謝字?”小敏問。

“謝字右邊,是身寸二字,只有一寸高的身體,人肯定很微小嘛;再加一個言字旁,就是謝字了。”我解釋給小敏,她恍然大悟。

“那你怎麼知道就是這裡?萬一有兩個出國回來姓謝的呢?”老曾也擔心。

“我堅信在這裡的原因,是因為謝修五的建築專業。第七號藏寶圖,路線很複雜,如果井裡能藏寶,一定有側洞與其他洞子連通。能在井裡發現地洞或打通地道的人可不多,學建築的肯定佔些優勢。我猜想,謝修五是小敏爺爺學建築的教師,如果是這一層師生關係,小敏的爺爺可能就有機會把黃金藏來這裡了。”

“反正已經來了,不下去看一下也可惜。”老曾安排小敏在上面守著井口:“如果被人發現我們下去了,就說我們在研究這口水井裡的歷史年代。”

取出登山繩一端,綁在旁邊的柱頭上,老曾讓我帶著手電纏著繩子第一個下去。

我以前從來沒有在井裡爬過,本來很擔心井壁溜滑,意外的是,這個井周圍的石頭很粗糙,有不少可以下腳的地方,雖然潮溼卻並不溜。井口不寬,剛好容得下我的身體,潘天棒要下來應該很困難。

只不過,從洞口越向下滑,洞身越闊,行動方便起來。

滑了不到十米,已經看見水面,側面赫然有一個洞,高度足夠站人,用頭燈照去,看不到盡頭。

我一腳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