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站在九鼎前面了。
九鼎究竟是九隻鼎,還是一隻鼎?一隻九鼎到底有多重?這是史家歷來爭論不休的事,這些我們暫且不管。
武王和隨身的大力士孟說,較起了勁兒,倆人要比賽舉鼎。
先是孟說上場,他雙手各執一個鼎腿兒,“嗨”的一聲將鼎舉起。
但九鼎是何物?每隻起碼重150公斤以上,還沒等舉過頭頂,孟說就支援不住,脫手把鼎摔在了地上。
他沒能成功。
該秦武王出手了。武王吸取孟說的教訓,雙手各執一個鼎耳,將鼎倒執,緩緩舉起。
眾侍從都屏住了呼吸,生怕出差。
武王終於將鼎舉過了頭頂。
贏了!
他還試圖挪動腳步……
可是,只見秦武王臉色一變,支援不住,踉蹌了一下,急忙把鼎甩出。
大鼎轟然砸地,騰起一片灰土。
秦武王也因體力不支,摔倒在地上,把膝蓋骨折斷了!
在周室太廟逞了一回能,武王顯然是受了嚴重的內傷,三個月後,竟撒手而去。
23歲的憤青,死在了憤青的年紀上,也算是一種幸福吧。他了卻了生平最大的心願,死而無憾。
他執政還不到4年,就為秦國做完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心滿意足地走了。
秦廷的群臣震駭萬分,把武王之死歸罪於與他比試舉鼎的大力士孟說,殺掉了孟說和他的九族,以哀悼武王。
歷史既是悲劇又是喜劇。讓我們記住吧,就是這位年輕的君王,踢開了秦國東進的大門!
第十五章小孩子做君王要先聽老媽的話(1)
秦武王走得太早了,基本還是個孩子,連一個兒子都沒有。繼承王位的,是武王的弟弟稷,與他同父,但不是一個媽。
這位稷小弟,上臺那年也是19歲,即昭襄王。
昭襄王沒有武王那麼灑脫,因為他的老媽太厲害了。他的媽媽,就是在大秦宮廷史上最強有力的女人——宣太后。
秦國以前的所謂“小主夫人”,與宣太后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宣太后是楚國人,名叫“羋(音密)八子”,是秦惠文王的一個妃子。不過,秦惠文王的正妻,也就是惠文後還在,怎麼就輪到宣太后冒尖了呢?
說來挺複雜。
秦武王死後,秦國的公族勢力分為兩大派,一派是“大老婆黨”,以惠文後為首,包括武王后、公子壯(武王同母弟)等人,他們得到了秦國大多數的諸侯、公子和大臣的支援。
另一派是“小老婆黨”,以羋八子的弟弟魏冉為首,包括羋八子另一個弟弟羋戎、外甥向壽,此外就是羋八子的三個兒子——公子稷、公子芾、公子悝。在他們背後,有趙、燕等諸侯國的支援,支援的動機,不過是想給秦國添點亂。
雙方劍拔弩張,要殺個你死我活。
從這兩大陣營的實力看,小老婆黨顯然不敵大老婆黨;可是事情往往有異數。在兩方陣營的中間地帶,有一位不可忽視的人物——樗裡疾。
樗裡疾軍權在握,一言九鼎,他站在了哪一邊,哪一邊就勝。
原先,他理所當然是正統派大老婆一黨的,可是羋八子有高招,成功策反了樗裡疾。這位嘻嘻哈哈的智囊,從此按兵不動,一言不發。
羋八子之弟魏冉,是在惠文王時代就做了高官的,此時在朝中勢力甚大,他運用權力擁立新君,壓迫大奶一黨,其勢洶洶。
按照羋八子的意見,應該立自己最喜愛的兒子公子芾為王,但是趙國和燕國不同意。
趙武靈王決心幹預秦國內政,派丞相趙固去燕國,迎接羋八子的另一個兒子、在燕國為人質的公子稷,送回秦國,說這一位在我們看來,才比較合適。
魏冉與大奶黨正在僵持,不敢跟燕、趙對著幹,於是同意擁立公子稷為新君。
那麼,趙武靈王為什麼要把這個稷拽出來呢?是因為羋八子的另外兩位兒子,根本就不是嬴姓後代,而這位稷,是嬴姓的趙氏一族,與趙國是同一血脈。趙武靈王的意思,大約是想借此來控制一下秦國罷了。
趙稷當上昭襄王后,果然是知恩圖報,在趙武靈王在世時,堅決不攻趙。
說到這裡,大家就能看明白了,是二奶黨在秦國掌了大權。
秦昭襄王一上臺,他這一黨就雞犬升天。老媽成了宣太后;舅舅魏冉當了將軍,負責衛戍咸陽。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