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死後,吳起受到魏武侯猜疑,不得已去了楚國,受到楚悼王器重,被任命為相。吳起在楚國嚴明法令,裁汰冗官,廢除較疏遠的公族,照樣是大刀闊斧。然而,楚悼王一死,滿懷怨恨的貴族就發動叛亂,射殺了吳起。
這事情就發生在商鞅赴秦之前30年。
前車之鑑,可以忘乎?
站在歷史巔峰的商鞅,可能想不起這些。他的目力所及,是下一個更輝煌的成功。
據《商君書》透露出來的思想,商鞅的治國理念,有濃重的軍事主義色彩,他認為解決戰鬥力的問題,才是根本的問題。在他所處的時代,有這樣的想法也不無道理。
他對百姓的管理,是“賞使之忘死,威使之苦生”(《商君書·外內》),也就是說,透過賞賜使百姓不怕死;透過嚴厲的統治,使百姓不貪生(活著也沒多大意思)。他所希望達到的理想境界是“民聞戰而相賀也,起居飲食所歌謠者,戰也”。(《商君書·賞刑》)
在這種極端化的治理下,秦民不貪生不怕死,秦軍的戰鬥力肯定是大大加強了。
那麼秦國馬上就面臨自穆公以來未能完成的東擴計劃了。
東擴,目標之敵就是強盛的魏國。
在秦孝公七年,魏國為對付韓、趙等國,曾經向秦國示好,魏惠王還與秦孝公在杜平(今陝西澄城東)有過一次會盟。
雖然在會盟後,發生過上述秦國三次偷襲魏國的事件,但魏國一直無力西顧,等到魏國漸次擺平了東、北方,秦國才感覺形勢不妙。於是在秦孝公十二年,雙方再次在彤(今陝西華縣西南)會盟,秦國乖乖歸還了偷襲得來的安邑和河西的少梁、元裡,雙方暫時無事。
但是商鞅始終清楚,秦的“心腹疾”就在於魏。他對秦孝公說過:“非魏並秦,即秦並魏。”他認為,如果魏國得勢,它就會“西侵秦”;如果魏不得勢,那就是我們收復河西的機會了。
商鞅的判斷沒有錯。到秦孝公十八年,魏國徹底騰出了手來。這時,魏國已是超級強國,“擁土千里,帶甲三十六萬”。魏惠王聯合了十二諸侯,去朝見天子,要跟秦國算偷襲的總賬了。
據《戰國策·齊策》裡蘇秦的說法,當時秦孝公“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令於境內,盡堞中為戰具,竟為守備,為死士置將,以待魏氏”。
但是商鞅並不恐慌,他與秦孝公商量:“魏國現在勢大,令行於天下,跟隨他們的人太多。以秦一國,去應對大魏聯盟,恐怕不行。請君上派我出使魏國,我必有敗魏的妙招。”
商鞅見到魏惠王之後,先把魏國的力量恭維了一番,然後話鋒一轉,說:“現在大王所聯合的十二諸侯,不是宋、衛,就是鄒、魯、陳、蔡,這不過都是任憑大王驅使的小嘍囉,不足以王天下。大王不如北取燕、東伐齊,這樣趙必然跟你們合夥;西取秦,南伐楚,則韓必然跟你們合夥。大王要是有伐齊、楚之心呢,則天下都跟你合夥,您的王者大業也就成了。您還不如先稱王,然後圖謀征伐齊、楚。”
這番話,魏惠王果然聽了受用,於是不再圖謀伐秦,而是立刻“去侯稱王”,過起了天子的癮。魏惠王稱王后,在逢澤(今河南開封南)舉行會盟,邀請宋、衛、鄒、魯等國,秦國也派了公子少官前往,爾後一同去朝見周天子。
此事激怒了韓國,對魏惠王的會盟進行抵制。魏惠王於是派龐涓聯合趙國伐韓,包圍了韓都新鄭。韓求救於齊,齊立刻派兵來救,軍師就是著名的軍事家孫臏。
孫臏在馬陵(今山東範縣西南)設伏,死死困住了魏軍,萬箭齊發。魏將龐涓仰天大叫一聲“遂使豎子成名”,之後拔劍自刎,魏太子申也被齊軍生擒。魏惠王無奈,只能向齊國求和。
魏惠王上了商鞅的當,自食苦果。秦孝公二十二年,也就是馬陵之戰的第二年,齊、趙又與魏國交兵。
天賜良機終於到了!
商鞅就在此時,奉奉孝公之命,要來取河西之地了。
魏惠王不懂“出頭的椽子先爛”的道理,貿然稱王,只換來了一群強敵。齊、趙那一邊壓力已經夠大,秦軍又來趁火打劫,魏再次陷入腹背受敵之境。
第十章千古豪邁是商君(5)
咸陽城門大開,黑旗之下,商鞅為大將、公子少官副之,率雄師五萬東進。
魏國這邊,警報早已飛傳至河西,守臣告急文書一日三發。魏惠王連忙召叢集臣,問如何御秦。
公子卬進言道:“商鞅昔日在魏時,與臣是朋友,臣曾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