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笑容越是溫和,賈詡的心就越冷。

忍住內心的波瀾,賈詡閉上眼,毅然轉身,空氣一陣劇烈波動,他的身影消失在原地。

一陣狂風把門吹得噼啪作響,李儒苦笑著攏了攏狐裘,猛地咳了兩聲,嘴唇的血色飛快地褪了下去,變得與臉色一般蒼白。

“文優,你這是何苦呢?”一個人從角落中走出來,面露擔憂,眼中滿是不贊同。

李儒攤開手掌看了一眼,喃喃道:“我必須這麼做。”時間不多了,再不作決斷,夜長夢多。“楊將軍,你那邊準備得如何?”

“負責看管皇帝的人已經全部換成了我的部下,若有意外可第一時間保證他的安全。”

“東歸一事勞你多費心了,咳咳……”李儒壓下胸中的不適,繼續說道,“郭汜那邊伍將軍會見機行事。”

“我擔心張濟會從中干涉。”雖然他早領兵駐紮在外,但是李傕郭汜與他畢竟共事一場,二人內鬥一定會引起他注意。

“不用理會,他不會動兵的。”

“萬一呢?”

李儒眯了眯眼,“沒有萬一。”

若真有萬一,他也要保住張濟。

·

幽州從事鮮于輔糾合州兵要為幽州牧劉虞報仇,推舉閻柔為烏桓司馬。閻柔遂召集兵馬進攻漁陽,於潞縣大敗漁陽太守鄒丹。同時,鮮于輔聯合烏桓峭王七千餘人南迎劉虞之子劉和。

“時機已經到了嗎?”

劉和在冀州停留了幾年,性子越發沉穩,如果當年受劉協之命求助諸侯時有如今的一半,也許結局就會不一樣了。

“是的。”一旁的柱子倚著司馬懿。

劉和看了他一眼,問道:“二公子,為父親報仇之後我會遠離這裡,有一句話若是不問,只怕以後都沒有機會見面了。”

司馬懿偏頭看他,頷首道:“當初我受季珪所託,前來勸阻你,但我私心裡並不希望把你勸下來。”

“你的目的是公孫瓚?”劉和疑惑,他沒聽說過司馬家和公孫瓚有什麼冤仇。

“恕懿無可奉告。”司馬懿不肯回答。

即使劉和會隱退,他也不願把目的告訴一個不信任的人。

“抱歉。”劉和並不介意司馬懿的態度。

“劉大人不必如此。”說到底是他利用了劉和。

劉和搖搖頭,“一山不容二虎,先父與公孫瓚積怨已久,這些都是遲早的事。況且當初是我沒有聽你的勸告。”

司馬懿張了張嘴,劉和突然變得如此透徹,倒是讓他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畢竟在經歷這種種後突然頓悟,實在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

“二公子,如你這般運籌帷幄的人,會有追隨一個人的念頭嗎?”劉和忽然問道。

追隨?司馬懿微微一愣,繼而笑道:“劉大人怎麼問這個?”

劉和也笑了笑,眼裡寫滿了困惑,“我只是好奇,像你這樣既有能耐,又沒有爭雄之心的奇人,干預天下大勢,若說是無聊才趟這趟渾水,未免有些牽強。至於為蒼生免遭塗炭,如今這般局面……左右也說不通啊。”生靈塗炭,多半還有這些人的手筆吧。

“今雖有明主,卻不是我要追隨的人。”儘管他現在所佈的一切手段都是暗中推曹操一把,但是若要他認曹操為主,實在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你的思想,果真是我輩不能比及的。”劉和喟然長嘆,“也罷,待了卻父仇,是是非非都與我無關。”

雖然他劉和是漢室宗親,曾經也心心念念護衛漢室,為天子為皇室盡一己之力,可現實告訴他,一切都是徒勞,為此他還失去了父親。信仰一旦崩塌,堅持竟變得如此可笑。

劉和低下頭,提筆寫下一個“漢”字,如今只願陛下安好,若能從長安脫困返回洛陽再好不過。

司馬懿收回視線,望向門外的一片晴空,它從未因大地的血腥而沾染一絲一毫的汙穢。

作者有話要說:

進入第二卷(。-_-。)

雖然沒多少小夥伴,還是會繼續寫下去的

第27章 啟程

李傕召眾人商討針對郭汜的計策,散會後,賈詡獨自離開,不想被人叫住了腳步。

“賈文和。”

賈詡回頭一看,對上一雙銳利的眼睛,他挑眉說道:“楊將軍。”

此人是李傕的手下楊奉,是太平道的信徒,原先是黃巾餘黨白波賊一支的統帥,後投靠了李傕。

楊奉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