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了漣漪的記憶,高子辛現在已經懂得什麼叫做“商標”和“品牌效應”、“名人效應”了。
有他這個皇帝當活招牌,到時候跟風的人肯定特別多,他就等著數銀子就行了!
可惜他畢竟是皇帝,“xx同款”的招牌是不能打出去了。
搖搖頭,高子辛四十五度抬頭望天,翹著嘴角再次感嘆了一句:“高處不勝寒哪。”
歡喜帶著人回來的時候,剛走到外面就聽見了高子辛的這一句感嘆,頓時一顆心就像是被針紮了一樣,又疼又酸。
陛下年紀輕輕,竟然已經有了這樣一番感慨,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歡喜心疼得無以復加,絲毫不知道他家小皇帝此刻正翹著嘴角,笑眯眯地等著數銀子。
跟著他一起來的李英同樣聽見了高子辛的那句話,心裡就忍不住“咯噔”了一聲,七上八下的。
他此時的心情異常複雜,既擔心高子辛解散了內造局讓他沒了總管做,又怕高子辛像先帝一樣胡來,整天給他們找事兒。
終於,歡喜強壓下滿滿的心疼,恭敬地說道:“陛下,奴婢把李英帶來了。”
正想象著銀子不斷朝自己飛來,笑得合不攏嘴的高子辛聽到這聲音,趕緊收斂了笑容,然後又不放心地摸了摸嘴角,確定不再上翹後,這才面癱著臉高冷地說道:“進來。”
第27章 後背發涼
高大的殿門開啟,李英埋著頭,儘管心裡七上八下,還是硬著頭皮走進去了。
“奴婢李英……”
“行了,不必多禮。”高子辛不耐煩地打斷他,“朕找你來,是想問問,內造局可有善制琉璃和瓷器的匠人?”
這個當然有!
琉璃是稀罕東西,瓷器則是常用的,自然都要備下匠人。而且為了滿足先皇的驕奢淫逸,內造局的匠人還是全大梁手藝最好的。
所以高子辛一問,李英便忐忑著說道:“回陛下,內造局共有五百匠人,其中善制琉璃者十人,善制瓷器者一百。”
瓷器用得多,而且還分成不同的種類,匠人自然也多。倒是琉璃,因為工藝落後,對匠人的技術要求很高,所以數量自然就少了。
只是高子辛的問題卻讓李英十分不安,總覺得他是要效仿先皇,折騰什麼么蛾子了。
就連歡喜也忐忑不已,一直不放心地偷瞄高子辛,生怕他跟先皇一樣胡鬧。
高子辛卻滿心惦記著玻璃、水泥和瓷磚,根本沒心思理會二人的想法。
他聽完李英的話後,本能地便覺得善制琉璃的匠人只有十個實在太少了,於是他想了想,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三張紙,讓歡喜交給李英:“李英,這三頁紙你收著,回去就找合適的匠人試試能不能製作出來。記住,此事關重大,絕不可洩露訊息!”
李英聽到這話更加驚恐,接過歡喜送來的三張薄薄紙張時雙手都在顫抖不已。
他甚至顧不得跪下領旨,接過東西就瞪著雙眼飛快地看了起來,然後雙眼越瞪越大,最後卻是鬆了口氣。
“奴婢李英領旨,必認真督辦此事,不負陛下所託。”
他還以為高子辛是要折騰什麼么蛾子,看來才發現高子辛給的竟然是一份製作琉璃的工藝流程圖,一份燒製水泥的流程圖,以及一份瓷磚的圖紙。
雖然他不知道水泥究竟是什麼東西,可流程圖簡單明瞭,需要的原料也都普通,根本花不了多少銀子。
瓷磚圖紙他更是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不就是製成平整的方形瓷器,一面上釉,一面做成縱橫交錯的格子嗎?
太簡單了,這東西根本不需要多少工藝,就是學徒都能捏出來。
倒是那一份製作琉璃的工藝流程圖讓他格外在意,這上面記錄的製作工藝跟他們現在用的那一套可不一樣,讓他忍不住眼前一亮。
李英雖然是個太監,對於製作方面倒是情有獨鍾,尤其是當了內造局的總管後,他就更喜歡這些東西了。
所以見了琉璃圖紙後,他立即有了幹勁,恨不得立刻回去找匠人試驗。
高子辛將他的臉色看在眼裡,心裡的歡喜頓時更多了幾分。隨即他就想到一個問題,連忙叮囑道:“瓷磚直接用模子批次生產,不必純手工勞心勞力。”
他也是突然想到,內造局製作的畢竟是御用之物,裡面的匠人不敢懈怠,必然不會選擇模具製作這種敷衍的方式。
可他要的,恰恰就是大規模的批次生產!
可以說,自從透過漣漪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