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綜複雜的亂局中,海軍軍艦的保養維護幾乎不被人注意,根據1926年底的統計,當時由於樂豐任艦長的“福安”艦已經到了“只能在內河緩行,其船底及各處均須修理”的境地。(26)

南京政府成立之後,包括“福安”在內的廣東地方軍艦被統編為海軍第四艦隊。尚未來得及稍作維護喘息,內戰很快再度爆發。先是兩廣混戰,繼而又發生孫科、汪精衛至廣州另立中央,與蔣介石南京政府對抗。直到1932年寧粵合作後,南粵政局才稍稍平息。孰料因為孫科政府殘留在廣州的原海軍總司令部要被廣東省長陳濟棠裁撤,引起原海軍總司令陳策的不滿,陳策便調集“福安”等艦以自己的故鄉海南島為據點發動叛亂,與陳濟棠武力對抗。陳策海軍屢番挑釁得手後不久,1932年6月5日,停泊在海口的陳策叛軍“福安”(時任艦長黃雄)、“飛鷹”兩艘大艦開始遭陳濟棠空軍的飛機轟炸。6日“飛鷹”艦被炸傷,因損管措施拙劣而沉沒。沒有任何防空武備的“福安”由於是運輸艦,沒有被當作重點轟炸目標,僥倖逃過一劫,在“飛鷹”失事後還曾幫助救起了大批“飛鷹”落水官兵,並將傷員運送至海口醫院救治。“飛鷹”失事的當晚,因恐“福安”再遭損失,陳策當局於是命令其趁夜幕繞經海南島之南,逃往香港暫時躲避。(27)

1932年7月8日,陳策簽字宣佈向中央投降,交出所部軍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