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李好根本就沒經過朝廷同意走了李二的關係還沒從朝廷要過一棵糧食就帶著大唐軍事學院的人跑去西邊了。當初朝廷真的接到吐蕃寇松州的訊息時他們還替李好捏了一把汗,都希望這場戰爭他能打贏,現在李好不僅打贏了還給大唐添了不少土地,添了不少牛羊,還在不動用國家物資支援的情況下給大唐帶來更多的物資收入。這樣的仗老房他們甚至覺得應該多打,這樣下去大唐不僅越打仗越富裕,還能把周圍的隱患全部消滅,得到更多的土地,給大唐培養出來更多的能征善戰的將士出來。
李二想的和老房他們想的一樣,說實在話當初李好出去的時候,李二同樣也很擔心,這從他對李好的安排就能看的出來。現在李好終於不負所望打出這麼一場精彩的戰爭出來李二能不高興嗎?你沒看到周圍的那些心懷鬼胎的異族在接到唐軍三萬士兵破了吐蕃後這段時間都老實了很多,西突厥原本就不和的部落在聽聞唐軍連破吐蕃和吐谷渾,嚇的連忙帶著各自的部落往西遷移而去。唐朝北邊的原東*突厥分裂下來存有異心的部落立刻就老實了,就連大唐南邊的那些百獠和東北方向的高麗得到這個訊息後都老實了許多,不敢再搞小動作了,這是真正的一戰驚天下啊,比之李靖破突厥的功績和影響甚至還要厲害,而且讓大唐得到更多的土地和屬民。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連滅兩國,吐蕃和吐谷渾的貴族王族還有部落頭領全部被砍了,忠於他們的人全部拉到大唐來修馬路了,修個幾十年不殘也得死,看他們還怎麼回部落重新組織造反。而且因為這次戰爭李好曾要求全權處理,所以李好還順帶把這兩國完整的歸屬到大唐來,而不是象李靖破了東*突厥後聽取朝廷的命令只是把他們分裂然後依然讓突厥人自己統治。
如果李好沒要求全權處理的話而是等待朝廷給出處理結果,估計到時又是一場悲劇。你看那些朝廷官員生怕把自己攆到那些鳥不拉屎的地方,竟然直接指責李好越權是為大罪,應該把吐蕃同原來的突厥一樣分裂讓他們自己統治自己就好了,大唐派幾個武將監督下就好了。上面的李二很悲哀的發現原來他的那些賢臣們也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高尚,他們也有自己的算盤。可惜他們不知道自己已經全權讓李好處理和安排了,而且之前東*突厥那種處理方式現在已經有了隱隱復起的苗頭了,難道讓吐蕃和吐谷渾又和他們一樣?現在大唐強盛自然不用擔心,但是自己的後代呢?誰知道他們會是什麼樣子,到時大唐一旦弱勢那就的陷入被群狼環視的險境中去。
可惜的是李好給自己的密奏中根本就沒提過從朝廷調官員過去,文官方面而是希望李二允許從李好舉辦的學院還有新國子監調派那些能畢業的學員過去接受一段時間的培訓後去吐蕃任職。武官也是以徵西軍為主,到時再從畢業的學員中安排一般的人過去任職,同時請求李二往吐蕃吐谷渾遷徙一些漢人百姓過去混居。
李二原本還指望朝廷的那些官員能出那麼幾個有眼光的人來幫自己分擔下呢,可惜的是那些官員了,除了幾個武官願意去吐蕃,沒幾個文官願意去,願意去的李二又沒法放手。看來只有按照李好的密奏來執行了,不過他們去之前自己還得給他們主持畢業盛典以及封授一事,這依然是李好的主意,因為他覺得經過天子親自封授的學員自然就會以天子門生自居,然後會處處從天子的角度考慮做事。這真是大唐的福氣啊,李二在心中感嘆到,能讓自己得到這麼一位高人,處處不計較自己得失為大唐的強盛安定著想。
;
☆、第一百一十五章 驚變(文)
看著下面吵吵鬧鬧的朝廷,李二懶的搭理他們這些所謂的賢臣了,直接讓身邊的小黃門宣佈退朝然後把幾個重要的文武大臣留下來商量就好了,其他人的意見根本不值得聽了。等其他人走完了,李二直接把李好的秘奏拿給那些重臣看,徵詢下他們的意見。
待秘奏在所有人的手上走了一圈後,周圍陷入了一片死靜。秘奏上面的內容不止安定吐蕃一點,還有以吐蕃吐谷渾為基地向周圍擴散的計劃。這是一個大手筆,不過李好也沒說立即就啟動,而是需要讓吐蕃休整幾年再啟動,所以他覺得派往吐蕃吐谷渾的官員非常重要,這些官員在吐蕃磨練幾年後也將會是未來大唐朝廷的柱石。可惜了的是朝廷的那些鼠目寸光的官員,這麼好的機會竟然讓他們紛紛放棄了。
魏徵是第一個站出來同意這個計劃的,接著是老房和長孫無忌,然後就是其他官員。不要懷疑長孫無忌的能力,雖然因為自己的妹妹成為皇后而排名凌煙閣第一,但是人家自己的能力也是不能小瞧的。至於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