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白。
李世民望著窗外,感慨著瑞雪兆豐年,不由心情開朗起來。前不久,一直壓在心頭的有關《秘記》傳說的陰雲也一掃而空。
早朝時,他不時向眾臣微笑著,這是他近來少有的好心情,散朝時,竟然心血來潮,宣佈大宴群臣。
盛宴伴以絲竹歌舞,李世民頻頻舉杯,一時大堂之內觥籌交錯,歡聲笑語,笑氣洋洋。
早年追隨在秦王府的武將們看到今天龍顏大悅,膽子壯了起來,藉著酒意,吆喝著玩起擊鼓傳酒。
這個遊戲是當年李世民在秦王府統軍征戰時軍中常玩的遊戲。數人圍在一起,一名士兵背對眾人,面壁擂鼓,眾人將一盛滿酒的酒杯,隨著鼓聲依次下傳,鼓停則止,酒杯停在誰的手中,誰就要在盛著賞罰籤子的木筒中任抽一支,該賞則賞,該罰則罰。誰將杯中酒灑出,也要抽籤。
李世民一時又覺得回到往昔的崢嶸歲月,興奮地命內侍抬來大鼓,自己親為掌監。
鼓聲如急雨般響起,酒杯在文臣武將手中傳遞起來。突然,鼓聲嘎然而止,酒杯停在褚遂良手中。他走到籤筒前,抽出一支賞罰籤,上面寫道:“罰酒三杯,並與眾同飲一杯。”他先向李世民致禮後飲完三杯,然後再次斟滿,與眾文武大臣一飲而盡。
李世民樂不可支,笑呵呵地說:“今日與各位愛卿同樂,不必拘泥君臣之禮。”眾人轟然,一片萬歲之聲響起。
內侍又去擊鼓,文武大臣緊張起來,將手中的酒杯急忙向下一人傳下去。這一輪,鼓聲好像總也停不下來。拖的時間越長,人們越是緊張,唯恐酒杯停在自己手中。
左武衛將軍李君羨接過酒杯時,一不小心灑了出來。眾人大笑起來,嚷嚷著催促他快去抽籤。他站起身來,抽出賞罰籤,上寫:“罰,道出小名。”
文武官員靜了下來,李君羨笑說:“小名五娘。”眾人哈哈大笑起來,李世民也不顧帝王的尊嚴,大笑著說:“大男人,起個女人名字,豈不可笑。”
李君羨早年追隨在李世民左右,打劉武周、王世充等,立下赫赫戰功。此時他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武連縣公,負責守衛玄武門,也算是皇上近臣。對於眾人的鬨笑,他並不以為意,只是坦然而道:“此小名乃父母所賜。”沒想到文武大臣看他認真的樣子,反而更覺得可笑了。
歡宴完畢,李世民與長孫無忌回到政事堂。無忌還在笑說剛才的事。李世民突然問道:“李君羨官稱封邑是否都有‘武'字?”
無忌一愣,旋即點頭道:“對呀!《秘記》所傳是否會應驗在他的身上,況且他還守衛著皇宮要地玄武門啊!”
李世民一聽“玄武門”,心中“咯登”一下,陷入沉思。
332 回覆 :【轉貼】唐劇原版小說(長)
(五十四……2)
在長孫無忌的建議下,李君羨被貶放到遠離京城的華州去任刺史。後來,由於他與自稱不進飲食、通曉法術的平民員道信接觸頻繁,被御史彈劾,說他與妖人過往甚密,企圖兵變,不久便被處死了。
武才人偷偷翻看了那本《秘記》,又聽說李君羨僅僅因為乳名叫五娘,便遭意外,便十分地恐懼。幾天來,她憂心忡忡,茶飯不思,唯恐皇上怪罪自己,卻又不知該如何擺脫危境,平安無事。苦思冥想後,她終於想到,目前盛傳長安城內有位法師能研製長生不老之藥,這位名叫那羅邇娑婆寐的法師,據說是諫議大夫王玄策在滅天竺王國時,見他法術高強,才帶回京師的。想到這裡,武才人心中暗喜:自己也許可以藉此免去一場災禍,說不定還會再度受到皇土的寵幸呢!她急忙喚來了秋菊,如此這般地耳語了一番,秋菊匆匆離去。
寢宮裡,李世民正在手書《帝範》。然而他心緒煩亂,難以下筆,便扔下硃筆,焦躁不安地走來走去,邊不住地咳嗽著。
在這時,有人稟報說武才人請皇上去她住處一趟。
“武才人?”李世民一愣。驀地,他想到了什麼似地,停下腳步,喃喃自語道:
“武才人……女主武王……難道會是她?朕怎麼一直沒想到?”
李世民走進武才人的房門時,她正在翻閱《秘記》。見皇上陰沉著臉,掃著那本《秘記》,她故作輕鬆地說:
“陛下是因為這本書而生氣嗎?陛下英明睿智,該不會相信這種危言聳聽的鬼話吧?臣妾以為,此乃一派胡言,不過是妖言惑眾罷了。”
武才人輕描淡寫的一番話,說得李世民沉默不語。才人見狀,便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