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十六個師,一個直屬炮兵旅,一個直屬教導旅,一線集團軍。
廣州軍區:軍區司令員:常炎林,副司令員:沐天波、楊肇基,參謀長:徐孔貞(徐達後人),兵力約十萬人,大約有一萬山地叢林兵 種,其餘都是步軍,少量騎兵,整編後八個師,防守廣東雲南一線,屬於二線集團軍。
西南軍區:軍區司令員:秦良玉(唯一的女主將),副司令員:劉澤請,秦邦屏,參謀長:秦民屏,兵力十六萬,防守四川、雲貴一代,整編後約十四個師,暫時屬於二線集團軍。
這樣算下來,全國正規的一、二線部隊加上海軍共計一百萬左右,其他地方部隊,包括現在七大軍區中地老弱都在裁撤之列,裁撤後的軍隊部分可進行屯田,由朝廷提供土地,部分發放錢銀自行回家務農,還有就是剩餘的青壯,朝廷則一律編成武團,作為集團軍後備兵力,以及維護地方治安的存在,實在沒有地方去就去修路築路,總之辦法多多!
這裡面還不包括一些特殊兵種,比如醫護兵、工兵還有後勤等等,這些都將在軍改後,陸續地浮出水面,成為大明軍隊裡面的正式編制!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戰之第六章:軍區與軍銜(二)
且軍改後,大明將始設女兵,主要以醫護兵為主!
設立軍區出於國防上的考慮,這麼做便於朝廷集中調動和指揮,而且利於諸兵種相互磨合,再一個就是軍區主將的輪換制度,為了防止武將權力過大,或者說擁兵自重,這時候輪換制度就顯得尤為必要了,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在一地時間會影響到軍隊的戰鬥力,但國家總不可能天天打仗,所以種擔心幾乎是存在的,畢竟戰時還有戰時的做法。
一下子裁掉將近百萬的軍隊,這對朝廷的財政來說是個極大的負 擔,好在裁軍是分階段的,一線兵團先行裁撤,而且優先可戰鬥兵團,如遼東軍區是為第一個裁撤整編之區,不過遼東軍區都是些善戰的老 兵,除了一些年齡超過和傷殘的軍士,基本裁撤下來的人、也就一兩萬人的樣子,這一點遼東自己多開幾片荒田就可以將這些人裁撤下來的軍士安頓下去了。
由於軍改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使得大明的軍隊徹底從屯兵的體制中轉變過來,軍隊要年輕化、正規化、職業化以及紀律化,尤其是一線兵 團,戰鬥的部隊就因為戰鬥而生存,等他們脫下鎧甲和軍裝,才是重新拿起鐮刀鋤頭的時候。
新的兵役法規定,百姓不分貴賤都又服義務兵役的義務,但凡有逃脫兵役者,嚴重者可直接梟首示眾。
軍營可是一個巨大的熔爐,無論什麼樣頑鐵投進去了,出來的時候都又可能變成一塊精鋼!
辦軍校也是軍改中最重要的一環,雖然現在火器利用剛剛起步,甚至在某些時候還不如冷兵器,但不管是低階士兵還是高階將領。從對武器的正確使用,戰鬥技巧到軍事指揮、排兵佈陣都必須要有系統的學 習,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軍校是重中之重,朱影龍以及在計劃中準備在南京和福建各建造一所軍校,南京地以培訓步軍中下層軍官為主,福建成立的是海軍軍官學校,只要是培養航海人才以及海上作戰指揮將領,在未來的五年內,起碼每個軍區都能有那麼一所培養低階軍官的學校。並取消武舉人的考試,今後進入軍中唯一的途徑就是考入軍校,除各大軍區推薦培養,還將會對民間開放,沒四年錄取一次,秀才以上才有資格報考!
軍改對傳統禮教的衝擊也是非常之大的,這一點讓恪守千百年來儒家傳統禮節的官員們十分的不滿,不過他們已經沒有反對地力量了,軍中禮節修改之後,再也不是那種奴顏婢膝的跪拜。取而代之的是是新式的並手額前禮,這種新的敬禮、行禮方式間接明快,更富有年輕人的朝氣,易學好推廣。以前軍營中的繁文縟節太多了(這都是以文制武帶進去的重重噁心)。而且還有將領私自改軍禮,把朝廷的軍隊肆意胡為,所以朱影龍一心要廢除這些沒有用的東西。
軍改中另外一個重大地措施就是大明從此實行軍銜制度,也就是說以後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兵。都將擁有自己的軍銜,與現有的爵位分封制度並存,但爵位是大多是終身制的。軍銜則不是。
根據後世解放軍以及世界各國地軍銜制度。朱影龍與軍機閣聯合制定了大明朝有史以來。或者說整個中華民族軍隊歷史上第一套軍銜制 度。
其中軍官軍銜為三等十二級,分別為:
將官:大將、上將、中將、少將;
校軍: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