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不知道真偽,普通百姓,根本就沒有見過金子,只要外表像金子,那就絕對是金子了。
王爺好像對什麼都知道似的,向施彥端傳授,用銅一斤,爐甘石一斤,煉之即成俞石一斤半。就這麼簡單!
施彥端派人去試了一下,果然,出來的和黃金有八分相似,然後,就是將這些煉製出來的東西,沾到鵝卵石上,直接埋到泥土裡,就這麼簡單。
凡是移民到的地點,都藏有這些金子,所以,第一批到達了那裡的百姓,就都撿了便宜。
他們發現了金子,自己人手不夠,必然要通知家人,這種訊息,最後肯定會廣泛流傳。
只要一流傳開,這百姓們出山西,去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步伐,那是根本就阻止不住的啊。
施彥端不認為這樣欺騙百姓有什麼不對,畢竟,和拿著皮鞭,拴著他們的手腳,押送著他們去其他遷徙地的方式相比,他們能夠主動地去,已經是很仁慈的了,而且,他們去了那裡,有更多的土地可以耕種,也是一件好事。
不問過程,只看結果!
“嚴密關注百姓們的動向,等到達到了我們需要遷移的人口之後,我們就進行下一步動作。”施彥端說道。
陳王爺的計劃,是一步步地連環著的,那些百姓,只要去了那裡,就不能回來了。
淘金熱!這個在幾個世紀之後,才在大洋彼岸形成了浪潮的現象,現在,在山西,已經熱火朝天了。
“喂,你聽說過了嗎?在山東,發現了金礦!先去移民的那些人,個個都成了富翁。”一名村婦,悄悄地向著另一個人說道。
“是嗎?那你的當家的人呢?怎麼最近沒有見到他?”
“他呀,昨天晚上就走了,連夜走的,害怕官府會管理這件事,趁著朝廷現在還不知道,趕緊挖些,賺夠了,就回來。對了,怎麼沒看到你的當家的,連兩個兒子都沒有見到?”
“他們啊,前天晚上就走了。”這名村婦,臉上得意洋洋,似乎都忘記了,當家的走的時候,千叮嚀萬囑咐,誰都不能說,就說去走親戚了。
想到回來之後,能帶回大筆的金子來,以後,就衣食無憂了,她們就非常滿足了。
這種場面,在整個山西,到處上演。
凡是有移民的地方,就會得到訊息,沒有移民的地方,也會得到訊息,只是早晚不同而已。
得到了訊息之後,他們大多數人,都會做出自己那個自認為正確的選擇來。
反正現在已經收秋完了,在家裡待著也沒事,不如去山東挖金子,畢竟,這可是個一勞永逸的好辦法。
當然,也有一些老持沉重的人,對這訊息抱著懷疑的態度,雖然是懷疑,但是,還是在心裡有種要試試的想法,去了看看,不就知道了嗎?要是假的,就再回來。
但是,沿途的路費,也是不少的,一些信心堅定的,為了早日能夠到目的地去發財,咬著牙,連馬都敢買,將全家所有的積蓄,都花費掉了。
第894章 蒸蒸日上
“丞相大人,北方傳來了特殊訊息。”在丞相府裡面,李善長聽到了這樣一個訊息。
自從將從山西移民的任務,轉交給了陳風之後,李善長就對那邊的訊息,格外地關注起來了,從最開始的陳風勒索那邊的韃子官員,到後來的僅僅遷徙了幾千人,李善長就格外地關注。
現在,聽到從北方傳來了訊息,李善長頓時心中一喜,不過,這訊息不是絕密訊息,而是特殊的訊息,這又是怎麼回事?
李善長的疑問,只持續了一小會兒,接到了密奏,就迫不及待地開啟了。
山東,河南,河北各地,發現大批金礦,現在,山西的百姓,正在日夜趕往這些地區,想要私挖金礦。
私挖金礦!看到這些話,頓時,李善長就火了。
這些金礦,那都是國家的,是朝廷的,現在,朝廷正是缺少資金,要是有了這些金子,那麼,各項政令,都可以儘快實施下去,鼓勵農業生產,整頓灌溉用水。
現在,卻被百姓們私自亂挖,這怎麼可以!必須要儘快報告給皇上!
李善長拿起這封密函,立刻就向皇宮而去。
奉先殿內,朱元璋還在批改奏摺,雖然每日都是如山的奏摺,但是,朱元璋從來都沒有感覺到厭倦。
哪怕是一個邊遠地區一個死刑犯的最終複核,也要由他過目,從中,他發現了幾起錯誤的斷案,非常有成就感。
“啟稟皇上,外面李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