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我,滿臉都是驚詫。
我心裡咯噔一下,發現自己好像已經說得太多了,剛想說些什麼來打個哈哈彌補一下,還沒開口,就聽見諸葛喬說:“兮兒你……你是在太讓人出乎意料了,朝中為官之人都不一定有你這樣的遠見卓識。”
我心裡有些緊張,但臉上還是假作得意地笑:“這是我偷聽爹辦公事的結果,學舌而已,學舌罷了。”
“那也很了不起了!”諸葛喬的聲音頓時升高了不少。
“了不起什麼啊?”旁邊傳來個聲音,我們倆不約而同回頭,只見趙統正從人群中慢慢靠過來。他穿了一件深灰色滾黑邊的寬袖深衣,外套黑色中袍,依舊笑意清淺。
“哦,我們在說……”諸葛喬剛想說,就被我打斷道,“我們在說陛下領軍七十萬御駕親征,太了不起了。”
我話出口,諸葛喬大概也意識到,我們剛才的話不能說給趙統聽。雖然我們政見相同,但剛才那話要是讓人知道了,絕對是可以用“禍亂軍心”的罪名殺頭的,趙統這樣的外人,絕對不能知道。
趙統的臉上掠過一絲猶疑,似乎也並不相信我說的話。他向諸葛喬一揖算是問好,又向我也行了一禮,似乎對我的存在並不感到意外。我哥還了個禮後問:“趙小將軍不用入朝麼?”
趙統灑然一笑,“喬兄你是在笑話在下麼,在下尚無官職,只是跟著家父出入而已,今日又怎會有資格隨駕呢。”
諸葛喬趕緊賠罪,我看著他們客客氣氣地攀談起來,心道你們倆累不累啊,唉,這年代就是這樣,禮數太多,尤其是官宦之家。
兩人正談著,人群突然騷動起來,接著就能聽到仄仄馬蹄之聲傳了過來,一朵黃羅傘蓋出現在街的盡頭。
是劉備!我心裡一陣激動,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人馬到來的方向。稍近一些,我終於看見儀仗之後的一匹高頭白馬上,坐著一位鬚髮皆已花白的男子,他身著黑色鑲金龍冕服,鑲金絲織錦滾邊,雖然年過六十,但依舊腰背直挺,氣勢威武,目光如鋒,眉宇間暗藏殺氣。
“果然是一代梟雄。”我不禁嘀咕了一聲。
趙統似乎是聽到我的話,回頭看了我一眼,神色有些古怪,不過什麼也沒說。我也不怎麼在意,繼續看著面前高頭大馬氣勢浩蕩的一群人。
劉備之後不遠,我爹也騎在馬上跟隨,他罕見地穿了黑色鑲紅邊的朝服,頭戴官帽,腰束白玉黑錦帶,冕帶飄揚,雖然身無鶴氅,依舊氣質飄逸若仙。他面色稍有蒼白,但神態堅毅,威勢內蘊。
我心裡道了聲,不愧是孔明。但沒敢再像之前那樣大喇喇地說出聲。
本來只是看劉備,但我卻有意外收穫,因為我還看到了馬超和馬良。
馬超位高於趙雲,自然在他之前,一開始看到他的時候我還沒反應過來,後來趙統說了我才意識到那有些病態的帥哥是馬超。都說曹操曾稱馬超為“錦馬超”,果然名不虛傳,帥哥一枚啊,但可能因為他病勢較重,所以看上去沒有他身後趙子龍的英氣。想想他那麼年輕,一年多的命而已,挺讓人唏噓。
還有馬良。都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可能離得比較遠,我看不清他眉毛中是不是真有白色毛髮,但他也十分年輕,意氣風發的樣子,誰想得到,他不久之後就會死在夷陵之戰當中。
我轉頭看東城門外伊稀可見的二十萬人馬,軍容整齊,士氣高昂,可是這些人當中,最後能逃過夷陵那場大火,最後逃到永安的又能有幾個。一將功成萬骨枯,更何況是這樣的舉國之戰。
我從來沒有做過戰地記者,但曾聽過那些從戰火中回來的人說,當你頭頂戰機呼嘯而過,看到身邊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頃刻之間逝去的時候,心裡所受到的衝擊,是難以形容的。
我還沒有見到戰火紛飛,只是見到眼前一張張年輕甚至尚存稚氣的臉,想到他們之後的命運,就已經唏噓不已。
“半城煙沙,兵臨城下,金戈鐵馬,替誰爭天下,一將成,萬骨枯,多少白髮送黑髮。”我突然想起以前聽過的一首許嵩的歌,名叫《半城煙沙》,不禁哼唱了出來。
趙統又回頭看了我一眼,眼中有種難以捉摸的神色,他上上下下地打量了我一圈,最後只是笑了笑,說:“諸葛小姐好興致啊。”
我“切”了一聲,覺得他的態度太不合時宜,便沒去多理他。
百官隨著劉備出城之後,便在城外聽著劉備進行“出師動員”。這個不給人觀摩,所以身邊的人群漸漸離散,我早就覺得人多氣濁,讓我胸口發悶,便要求